李少毅:攻坚克难 巩固提升 努力推动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01.06.2016 04:14
本文来源: 水利厅
一、“十二五”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绩显著
“十二五”特别是近两年来,全省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当年任务当年完成的要求,面对建设任务重、时间要求紧的高压态势,全省迎难而上,打破常规,通过精心组织实施,强化督查督办,多措并举抓进度,想法设法保质量,千方百计促管理,圆满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各项任务,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多次受到了水利部的肯定和好评,在年度考评中连续获得了优秀档次,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十二五”全省累计完成投资81亿元,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4万多处,扩建提升104个县级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解决和改善了1429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分别超额国家规划目标268万人和全省规划目标199万人,全省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实现了“十二五”规划任务圆满收官,如期兑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是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工程使用率和供水保证率不高,急需更新改造;受洪水或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一些供水设施损毁或水源枯竭等问题突出,饮水水量得不到保障,急需修复改造;移民搬迁、新城镇、农村新社区等建设,供水对象和范围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贫困地区和部分偏远山区受水源等自然条件限制,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急需尽快解决。二是县级专管机构、管理办法、维修基金制度“三个一”落实不平衡,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还需健全完善;部分工程管护责任未落实,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水平落后,难以满足工程日常维护要求,影响工程效益发挥;多数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未建立合理的水价收费机制,水费收缴率低或不收水费,维修管护经费难以保证。三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普遍滞后,部分工程水源管理基础薄弱,防护措施不足,水源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地区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饮水质量和卫生条件难以保障;部分工程没有按要求配备必要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或者已配备的设施操作使用不规范未能,影响了供水水质的安全,不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和要求,“十三五”期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为主负责落实,中央重点对贫困地区等予以适当补助,要求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聚焦贫困地区和重点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工程实现可持续良性运行,在实施方式上较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由中央变成了地方,任务和规模由地方自行确定,建设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落实,中央对地方实现规划目标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建设重点发生了变化,由大规模全面推动建设转移到巩固提升突出重点建设,着重聚焦贫困地区和特殊地区的饮水问题;三是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更加注重已成工程的建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加强运行管护和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因此,从新形势、新要求来看,国家投资减少了,但地方责任更重了、工作难度更大了、要求和标准更高了。
当前,全省正在按照“治水兴陕”的战略部署,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有效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着力提升民生水利发展水平,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掀起新一轮事关陕西命脉发展的水利建设高潮。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与充实提升“五大体系”、“十大工程”一脉相承,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存条件,为区域扶贫攻坚、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任务目标,把握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破解瓶颈制约,补齐贫困地区和特殊地区供水基础设施短板,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让饮水安全工程惠及民生,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滴滴甘露洒进农民心田。
三、明确“十三五”巩固提升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巩固饮水安全建设成果,建立健全工程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已成工程效益,综合采取配套、改造、升级、联网和新建等方式,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异地搬迁移民等饮水问题,统筹解决部分群众饮水返困不稳、保障率不高等问题,为我省全面奔小康提供安全供水基础支撑。
根据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规划成果,“十三五”期间规划总投资63.3亿元,建设1.08万处工程,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新城镇建设、因灾返困等491.6万群众的饮水难问题,统筹提高635.4万群众的饮水标准。通过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到2020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水率达到90%以上(日供水规模20m3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程度大幅提高;实现工程管护“三个一”制度和水质监测检测双覆盖,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规范化,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一)突出重点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等饮水困难问题。以“两县、两北、两区”(“两县”即贫困片区县、重点县,“两北”即渭北、秦岭北麓,“两区”即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及整村整组存在饮水困难问题的重点区域为主战场,按照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做好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的对接,统筹区域新型城镇化、移民搬迁、美丽乡村等规划衔接,系统谋划区域供水,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精准施策,做好顶层设计,分类分批组织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新建和改造配套等措施,集中力量优先解决贫困地区、搬迁移民、新城镇建设、返贫返困等491.6万群众还吃不上水和部分地区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全力保障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
(二)统筹兼顾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结合各地供水发展现状,立足问题导向,综合考虑工程标准低、规模小、老化失修以及水污染、水源变化等原因,突出提高已成工程保障能力,合理确定建设布局和规模,大力发展集中供水工程,完善水处理设施,通过配套升级等措施提高建设标准,依托规模工程扩大供水范围和受益面,实现农村供水的联通、联控、联调,改善635.4万人的饮水安全条件,着力解决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保障程度不稳定、水质达标率偏低的问题,确保工程通水入户到“锅头”,群众更加方便受益得利。
(三)突出运行管护确保长久发挥工程效益。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护“三个一”要求,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良性运行长效机制。制定出台管理政策办法和意见,促进形成工程运行管护的良性体制。引进工程管护先进技术,创新工程运行精准的管护模式,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推进工程运行专业化社会化管理,不断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推进水价水费改革进展,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积极推行两部制水价,提升水费收缴率。创建一批农村饮水安全优质示范工程,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工程长效运行。
(四)强化监管提高农村供水安全水平。落实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全面推进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完善水源安全保护设施。配套完善和规范使用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强化供水环节监测管理,努力提高水质合格率,确保饮水水质安全达标。充分发挥县级水质检测中心的作用,完善行业自控与卫生部门监控相结合的水质安全保障制度,加强水源、水厂巡视和水质检测,实现县级水质检测与监测全覆盖,有效提高应对供水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全力抓好2016年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一)进一步夯实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要切实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建立健全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合力推进的有效机制,构建层级负责、协同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责任体系,一级对一级负责,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责任,严格跟踪问效,切实强化责任制的刚性约束。要强化行政推动,多渠道筹措资金,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总盘子并予以优先保证,加大工程建设投入。
(二)抓紧巩固提升建设规划的衔接落地。要统筹兼顾区域群众饮水安全情况,先急后缓、分区施策,精准对接规划,准确把握关键和薄弱环节,立足巩固好已有饮水安全成果,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方案的操作性,做好与“十三五”规划与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等规划的衔接,精准对接到村、到户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尊重群众、优化方案,因地制宜确定工程建设供水规模、范围、型式和技术方案。要抓早、抓深、抓细、抓实,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和实施,组织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确保规划尽早落地生根见效,目标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精准落实扶贫攻坚等饮水安全计划任务。今年,全省计划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及特殊地区群众70万人的饮水条件。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精准精细施策,改造配套提升,重点支持扶贫攻坚等建设任务,将70%的资金覆盖贫困地区群众,省级财政专项计划已下达,计划总投资1.75亿元,其中省级资金1.52亿元,补助比例达到90%,建设281处工程,解决和改善27.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条件,提前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省上将继续实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和通报督办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采取奖优罚劣等措施,全力抓好计划项目的落实,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和规范管理。各地要抓早动快,起好步、开好局,加快组织项目实施,尽快形成工程实物量,抓紧工期和施工黄金期,逐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制定精确详细的阶段目标和进度计划方案,严格节点控制,全面掀起大干热潮。
(四)强化饮水安全工程建后长效运行管理。重点推进“三个一”制度落实,下硬茬、出实招,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年底前所有县区100%落实到位,做到水有机构管、机构有人员、人员依规办、干事有钱花。积极探索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将监管和技术服务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管、服务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和服务,通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工程,推广辐射带动,促进工程运行管护整体上水平。开展水价改革调查研究,探索水价形成的机制,推行“基本水费”和“计量水费”两部制水价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分类供水、分类收费,推广水费预付式收缴典型,通过规范水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确保工程良性可持续运行。
(五)推进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和供水安全监管。认真贯彻环保部、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着力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规范水源保护区和保护范围的划定,组织对104个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开展全面检查评估,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的水量和水质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排查饮用水水源周边环境隐患,加强水质常态化监测,从源头上保证水质安全。完善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提升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发挥作用保障供水安全。
本文来源: 水利厅
01.06.2016 04:14
省档案馆召开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第二次会议
3月1日下午,档案局
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在北京召开
2月25日,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召开,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