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0%,比2014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非农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城镇化率与城镇就业比重,表现出明显的“就近城镇化”特征。据统计,除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之外,其他省级地区的就近城镇化率都高于20%,全国范围内的就近城镇化率超过40%。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提案中表示,就近城镇化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业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推动农业人口从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产业化农业以及二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他同时指出,目前的这种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就近城镇化提高了城乡接合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但却容易造成城市的低密度快速扩张。尤其在中小城市,随着就近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其次是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就近城镇化率过高,有可能形成过于分散、零碎的产业分工格局,不利于城市上下游关联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城市内部的专业化分工,降低了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并推动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最后是现有城市管理体制与就近城镇化新趋势不匹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部分乡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但乡镇一级政府缺少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经济审批管理权以及行政执法权,出现了“小马拉大车”的不匹配现象,降低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提高了区域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到“到2020年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目标。在新一轮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调整中,中小城市承担起了城镇化的重任,实现方式就是就近城镇化。因此,科学引导就近城镇化,探索更优化的就近城镇化模式,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就近城镇化对提高经济效率的正面作用,显得非常必要。为此,孙阴环在本届全国政协会议中,以提案形式对城镇化提出四条建议。
开展不同模式的就近城镇化,构建多元化的城镇体系。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比较明显,要加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连接,重点建立核心城市辐射周边中小城市的大都市圈。在中部地区,要适当控制中心城市的就近城镇化率,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在人口较为集中的中小城市,可适当提高就近城镇化率,以提高县城和建制镇的人口吸纳和承载能力,形成连绵的城市群。在西部地区,要严格控制中小城市的就近城镇化率,促进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向中心城市聚集,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能够参与现代经济活动、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夯实就近城镇化的产业基础,形成专业化分工布局合理的城市网络。过去十年,我国产业实现了东、中、西部的大范围转移。未来,产业将会在规模化经济的特大城市和尚未达到最优规模的大中城市之间重新布局。在新一轮产业布局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地区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实现就近城镇化,因地制宜地走工业兴城、商贸兴城、旅游兴城、文化兴城等多元化道路,加强当地农业人口的职业培训,形成专业化分工布局合理的城市网络,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变成新市民和新型产业工人。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对于具备发展中小城市条件的经济强镇,应通过设市、转街、并区等方式赋予政府适当的权能,完善城市管理手段。要以服务均等化的提升来稳定新市民在城镇生活与工作的信心,这样才能拉动内需,从而让就近城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城镇化”。
调整城乡划分标准,准确反映我国城镇化发展情况。目前,对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取决于统计局的城乡划分标准,而现行的城乡划分标准更注重一个地区的物质形态特征(如道路连接、建筑连片等),这使得很多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的居民没有纳入到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建议在城乡标准重新界定过程中,增加对地区的产业形态、居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的考量,以更准确地评价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孙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