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8分钟 如何惊艳世界
揭秘北京8分钟 如何惊艳世界
短短的8分钟精彩演出,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更集中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可以说是一亮相就惊艳了世界。在这短短8分钟的演出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就让一直跟踪采访“北京8分钟”表演团队的本报记者来给您揭秘吧。
推屏演员:为了3分钟,练了3个月
在“北京8分钟”演出过程中,有48名推屏演员只出现在正式表演前,他们两人一组,每组推着机器人和“冰屏”最先上场,等机器人启动后即迅速下场,就算完成了这次演出任务,总共上场时间不到3分钟。
常睿今年23岁,是北京体育大学大四学生,也是48名推屏演员中的一位。第21号冰屏就是由他和同伴一起推上闭幕式中央舞台的,为了尽量不让现场观众看出来,他们身穿黑色紧身衣,只露出眼睛部分。
为了这3分钟的工作,到平昌之前,常睿他们在北京封闭训练了近3个月,每天至少要推着800斤的道具来回走上千米。
常睿说,父母都希望在电视转播时看到儿子的样子,但是因为保密,他不能说那么具体,只告诉家里人,别等在电视机前盼他了,镜头可能给不到。
25日晚上,常睿在场下紧紧盯着21号屏,看到机器人转身、前行,一切运转正常,他才松了口气。“虽然我只是场地里一闪即逝的一个黑影,但21号屏上正常闪动的绿色灯光,就是我最好的表演。”
熊猫队长:我的奥运梦想成真了
于广水全身罩在熊猫木偶演出服装里,从唯一的观察口向外看,闭幕式现场闪烁着绚烂的亮光,耳边传来的是热烈的欢唿声……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此时此刻的感觉,让他觉得梦想成真了。
在表演中,于广水全程都要穿着几十斤重的熊猫木偶道具服装。
实际上,“北京8分钟”的演出准备时间很短。于广水清楚记得自己参加选拔那天的情景。那是去年11月的一天,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了一场选拔,于广水和一些同学被老师叫去参加,还让他们做一些奇怪的动作。“搞什么啊,我当时心里还挺纳闷。”大四学生邢志伟也参加了选拔。后来,老师通知他们被选中,要代表中国参加一次非常重要的演出。
12月1日,他们就在北京昌平的训练基地开始了封闭训练。直到见到导演组,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要参加“北京8分钟”的演出。这场演出意义重大,需要所有人签保密协议,表演之前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相关信息。直到出发到平昌前一天,他们才告诉家人,自己要参加“北京8分钟”演出。“记得正月初十晚上看冬奥会闭幕式直播啊,里面有我。”
其实,作为熊猫木偶演员,于广水和邢志伟在整个8分钟过程中是没机会露脸的。
“没法坐,没法靠,只能站着。”邢志伟说,有一次彩排,他们从头至尾穿着这身木偶装大概有4个小时。等彩排结束回到宿舍,“感觉肩膀和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只想赶紧躺床上。”
轮滑演员:踩旱冰鞋练花样滑冰动作
“北京8分钟”演出中,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机器人配合完成表演,他们穿着单排轮旱冰鞋,不仅要表现出花样滑冰的美感,还要与背景音乐、灯光效果、地屏视觉效果配合得严丝合缝。
闭幕式上,音乐响起,郭露阳和其他轮滑演员一起滑进场地,翩翩起舞。为了这一刻,他们已经训练了很多个日日夜夜。
郭露阳是北京体育大学大三学生,平时的专业项目就是轮滑。刚进集训基地,郭露阳信心很足,滑旱冰是他的老本行,没有什么难的。但随着训练的深入和细化,郭露阳才真正感觉到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旱冰比较稳,动作幅度可以大一些,但在细微的艺术展现力上不如真冰。”演员们的动作要想更逼真,就要模仿冰上运动动作。于是,除了教练、导演指导,郭露阳他们还自己找花样滑冰视频看,每一个手势、每一下滑行,他都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在训练中付诸实施。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