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创新进行时》三集连播中集物联智能车库,创造智慧停车新体验
1月21日-23日,CCTV-10《创新进行时》栏目连续三天播出三集中集智能车库纪录片《百变智慧车库》。纪录片聚焦中集物联多个已交付或在建的智能车库典型案例,片中工程师们通过试验测试方法,还原中集近30年的立体车库技术创新发展历程,揭秘中集如何深入新航道,营造智慧交通新场景,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背后故事。
《创新进行时》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推出的一档重点栏目。该栏目聚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展示创新成果、弘扬创新精神,记录当代中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历程。该栏目曾经报道过中集来福士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1号等大国重器的前沿创新成果。 中集旗下企业中集物联作为我国智能停车行业的领军者,被选为本次专题纪录片的唯一拍摄对象。 中集物联董事总经理程宏达表示,此次中集智能立体车库作为我国智慧交通领域的典型创新案例登陆央视,充分展现了中集的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集:智能车库“向上要空间”解决城中村停车难
石厦村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中村,“握手楼”林立,道路狭窄,人口约3万,人多车多,保守估计石厦村有一千多台车。但是城中村在规划时并没有配套的停车场,车多位少,车辆乱停乱放越来越多,严重堵塞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各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中,80%以上有消防通道堵塞的情况。
畅通“生命通道”,还得从根源上入手。石厦村决定通过“向上要空间”,建造立体停车场,缓解城中村停车难。 但是,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区,能用来建造停车场的只有一块占地228平方米的小地块,相当于半个篮球场大小,这样面积的空地只能停放8台车,而且紧挨着石厦百年碉楼,这让车库承建方中集物联的工程师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文物保护。
如果往下建深挖地基,势必会对碉楼产生影响。如果往上建普通立体车库,受限于机械结构设计,层高受限,车位数不够。最终,工程师们决定给石厦村建造智能立体车库,设计智能机器人来搬运汽车。 智能机器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搬运汽车?工程师们脑洞大开。生活中筷子夹菜给了工程师研发设计的灵感。把轮胎好比菜,用筷子夹菜的方式,让轮胎脱离地面,让车辆从地面承载变成用筷子来承载。
但是,一辆汽车重达两吨左右,每个轮胎称重约600斤,什么样的筷子才能承受如此大的重量? 经过多次修改设计,最终,中集物联工程师自主研发出抱持轮胎式智能搬运器,俗称“智能搬运机器人”。工程师设计灵感来自大人抱小孩的姿势,让“大力士”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张开手臂,抱起轮胎,从而实现搬运汽车。 通过设计方案的优化调整,最终工程师们在石厦村228平方米的小地块上建成10层智能立体车库,可提供90个停车位,停车位增加超十倍,实现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中集物联董事总经理程宏达表示,城市化完成程度越高,城市里面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大部分城中村过去没有系统化的停车匹配的规划,有研究数据统计,深圳有1800多个城中村,约有1000万人居住在城中村,但是正规停车位少之又少。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上升,城中村停车难问题日益严重。 程宏达认为,在无法打破城市现有格局的前提下,针对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题而言,利用“智慧停车”这项新基建来补齐短板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第二集:揭秘中集智能车库到底有多智能
停车难,难停车,不仅是石厦村面临的难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通病。城市用地紧张,停车位规划不足,汽车增长速度超过了停车场建设的速度,城市居民更是面临停车难的困扰。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停车场被列为智慧交通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 国家相关行业负责人曾表示,停车产业补短板不光是增加车位数量,如何提高车位利用率、实现智慧停车等核心问题,才是治标治本之法。 中集是国内最早进入立体停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29年来技术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智能立体车库离不开的最核心技术是物联网、自动化。中集智能立体车库到底有多智能?
当汽车开到距车厅门两米的距离时,车厅门会自动打开,驾驶员只需在车厅门口,用手机扫码,或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任选一种方式,就能完成停车流程。车辆进入车厅后,智能机器人就会闪亮登场,抱起车辆“坐电梯”,自动完成搬运存车。 取车时,输入存车信息,智能机器人会将车辆自动搬到车厅,车主停车时车头朝里停放,取车时车辆在车厅内能自动掉头,让车辆像坐旋转木马一样,变成车头朝外,不用车主倒车调头。中集物联工程师的这个设计灵感来自游乐园的旋转木马,巧妙的构思,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像不像《钢铁侠》电影里的场景?
随着自动泊车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中集物联工程师又研发设计了双创AGV自动泊车机器人,将在中集物联承建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自动化停车场项目进行应用,1550个车位全部通过AGV机器人自动泊车,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停车场。 AGV机器人会在物联网大脑的指挥下,“驮着”旅客的爱车在停车场有序穿梭,遇到车,可以灵活自动避让,还会在繁忙时段自动计算最优路径“抄近路”,提高运行效率。
第三集:载车板解决新能源公交车停车和充电难
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后,由于原规划场站场地狭小,新能源公交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日益突出。面对新形势,中集物联工程师们又接到新的任务,为福田区下沙公交总站建造智能立体车库。
与小车不同,新能源公交车更长、更重,轮胎结构也与小车不同,不能用智能机器人来搬运,搬运方案需要重新规划。最终,国外研发的用载车板的智能立体车库给了工程师设计灵感。 将车辆停到载车板,载车板驮着车辆“坐电梯”存取车。跟智能机器人相比,载车板面积大,承重性、稳定性更好。
解决了搬运问题,给新能源公交车充电补能又该如何实现?工程师给出的方案是,在载车板上加装自动充电接插装置,实现给新能源公交车自动充电。 工程师采用载车板的形式,正在为下沙公交总站建造智能立体车库,在原来仅能停放16台车的地方,建造11层的立体车库,车位数量增加到80个。车库建成后,新能源公交车停在路边的场景将不复存在。智能立体车库解决了新能源公交停车和充电难题,推动了智慧城市交通升级改造。
即将建成的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公交总站智能立体车库
中集的智能立体车库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比如,疫情之下,“无接触”模式融入生活,智能立体车库的优势凸显。中集物联为东莞市大朗医院建造的智能车库,不仅要解决停车难,还要考虑防疫的要求。为了避免存取车人员在车厅门口排队等候,加大了疫情交叉感染的风险,考虑到医院看病的患者身体免疫力偏弱,工程师把医院车库存车厅和取车厅分开设计建造,减少了人员的接触,能帮助有效防疫。
编辑:钱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