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支队“四大措施”编织农村火灾防控网
为进一步落实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抓好农村火灾防控工作,咸阳市从破解“落实责任、队伍建设、防控整治、宣传范围”四大难题着手,使全市消防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以政府为主渠道,破解责任“不明晰”难题。一是政府主导完善体系。提请市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与各县(区)、乡镇、村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采取县(区)领导分片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驻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形成自上而下责任到人的包保责任网络。目前,全市14个县(市)区调整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状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府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二是各级领导分片包干。支队党委严格落实成员分片包干、责任捆绑机制,成立由党委成员带队的督导帮扶组,每个督导组联系1至2个基层片区进行督导。同时规定蹲点帮扶党委成员与蹲点单位进行责任捆绑,实行同考评、同奖惩、同问责。三是基层民警协助。今年以来,大队执法人员分时段、分批次走访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内农村乡镇、村的公共消防设施,专职及志愿消防队的器材装备和训练演练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全面提升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监督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二、以建设为主旋律,破解队伍“不长效”难题。一是加强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统一划分执勤范围,企业消防队除承担本单位灭火执勤任务外,按照“就近接警出动”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会面的灭火救援;成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建立执勤制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在尚不具备条件建队的乡镇,组建多种形式的义务消防组织,配备简易灭火器具,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二是建成城乡“十分钟”灭火救援圈。各县区依托中心镇,建立政府财政全额保障的区域性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按照乡镇自办、政企联办、村企共建等多种模式,全部建成专职消防队;加强群众义务消防队建设,推动社会单位、社区、村庄建立义务消防队,承担初起火灾扑救职责。三是加大社会消防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健全完善乡镇和企业消防专职队、街道和居(村)委消防工作站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组建制度,主动转变“非增编”状态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推行巡防消防一体化和“保消合一”模式,加强治安巡防队员、保安人员的消防业务培训,提高防火检查、消防宣传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三、以整治为主模式,破解防控“不高效”难题。一是筑政府火患巡查网。由公安局牵头,组织安监、消防、工商、教育、民政、卫生等部门以驻村企业、“三合一”场所、油电气要害单位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巡查,解决突出问题,严把工程建筑消防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关,加大备案建设工程抽查力度,改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筑派出所监督检查网。出台消防监督管理系列文件,明确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职责,警务室民警同时担任兼职消防员,实行治安、消防一体化管理,定期联合专职安保队进行消防监督检查,保证每周有1个工作日在村组开展消防检查、受理火灾隐患举报、咨询等工作。三是筑村组隐患自查网。由各村组负责,动员本村组居民主动作为,查改家庭火灾隐患,对本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等进行“1加1”结对帮扶。社区民警走访解答村民消防自查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完善村组自防体系。
四、以宣传为主平台,破解意识“不浓厚”难题。一是解决“组织难”问题。全市不断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机制,不断延伸触角,通过村委会广播定时播出防火灭火和火场逃生知识,并积极协调村小学和幼儿园负责人,将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纳入教学,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二是解决“提升难”问题。组织民警、志愿者,成立消防宣传队伍,深入全市各个社区、村落,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讲解消防常识;在村镇主要街道和路口设置消防宣传专栏,借助农村广播、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进行常态化宣传。同时,发挥“领头羊”作用,对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及乡镇负责消防管理的领导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三是解决“管控难”问题。将消防监督检查纳入农村治安联防队和社区警卫室职能当中,充分发挥“网格管理员”的优势,强化自主管理;联合派出所民警,建立由消防人员重点突击,派出所民警深入村镇开展常规化消防宣传教育和防火演练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管控难度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