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年陕西省旅游专业技能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其中,2013级旅游英语、旅游管理专业的王巧玲、余凡、王姝玮分别获得导游服务赛项普通话导游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3级旅游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宁方圆、张蓓馨、李会会分别获得该赛项英语导游服务二等奖、三等奖;2014、2013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程子君、王静、强迪分别获得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张建宝、张友峰、田宁宁同学分别获得英语口语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该院多年来在专业建设上的改革与创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十几年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经验,旅游系探索并实践了适合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工学结合,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实实在在体现在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扎扎实实落实在教学活动安排实践中。“工学结合,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可用“1、2、3、6”来概括,即: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两个学习地点,校内学习和校外实习;三个学习阶段,根据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将高职的三年教育教学过程分为从初学者到高级初学者阶段、从高级初学者到内行的职业人阶段、从内行的职业人到熟练的职业人阶段等三个阶段,每个学习阶段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环节,学生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完成从初学者到熟练者的转变;六个学习层级,三年学习流程依次为专业认知、职业体验、专业基础学习、专业实习、岗位学习、顶岗轮岗实习六个层次,形成一个“工”与“学”递进式交替、螺旋式上升、“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专业教学实习的安排与落实。 为了安排落实好教学实习,每年的寒暑假该院旅游系领导亲自带队下企业调研考察,筛选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同时该系积极探索改进教学实习的方式和内容,比如改变原来专业统一集中实习为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专业兴趣分批到不同企业不同岗位实习,改变原来第四学期单一校内实训为一半校内实训一半企业岗位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特长,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实习方案,落实实习任务,同时系上制作印发了学生实习手册,记录检查学生实习情况,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
——丰富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主要表现在:一是学院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旅游类专业兼职带头人、兼职骨干教师,要求企业兼职教师根据各自职责参与每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担任教学实习指导教师,为每一届毕业生做一次就业辅导讲座。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工作站,为教师提供企业岗位实践锻炼、指导学生的条件,帮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提升实践技能。三是旅游教学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广泛参与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技术革新或项目建设等合作事项。以省级教学名师董建辉教授和朱晔、何叶、刘卫红副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近几年主持的土壤改良、公路绿化、景区规划等企业项目达十多个,近三年为西安、宝鸡、渭南、榆林等地企业员工培训达十几场,培训员工2000多人次,受到企业员工普遍称赞。通过创新合作机制,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丰富了合作内涵,深化了合作程度,密切了合作关系,达到校企深度融合。
——注重旅游教学团队的发展。 为了提升教师的个人教学科研能力,提高省级教学团队旅游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学院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系上每年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岗位实践锻炼,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培或国内外其他培训项目。团队成员都明确了自己专业发展方向,潜心研究教学、扎实训练学生技能已经蔚然成风,出现了大家争着带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现象,何叶、洪娟丽连续两年带领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均取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刘卫红承担的多个课题收到省上表彰,何叶以突出的科研和教学成果2013年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团队涌现出了洪娟丽、梁玲、吴婷、吴晶、张园等一批在教学技能、指导学生技能比赛多次获奖的优秀青年教师。旅游教学团队连续两年申报获批举办国家旅游酒店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高职骨干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条件。 根据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方案,该院新建、扩建改建了一批旅游类专业的实训室,特别是模拟导游、旅行社营业部、客房中心、茶艺室、中西餐厅、酒吧等一批仿真、生产性实训室的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旅游类专业的实训条件,增强了校内实习实训教学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和提高。
(责任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