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让孩子为了职业理想而读书

23.12.2014  16:02

导读: 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文理混搭。。。。。。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笔者一直关注录取时对学生排名次的方法。
  
  如果还以相同科目进行比较排名次,由于高考试点地区“七选三”或“六选三”的实施,导致相同科目排名次难度大大增加。比如,有两个学生都填报四川大学经济学专业,假设该专业要求学生必选科目为政治,A同学选择三个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而B同学选择的三个科目为政治历史生物,按过去的办法,必须是相同的科目进行比较,A同学和B同学便无法比较。
  
  那么高校可能采取的办法是把招生计划按照报考科目的组合方式进行分配,然后再在不同的组合方式中进行排名。如果按六选三模式,就要分成C(6,3)=20种组合方式,然后把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再按组合方式进行分配,最后才按组合方式中的排名录取。这种方式难度在于许多时候高校分省分专业计划招生人数都不足20人,这时如果报考的学生组合方式达到了20种,那么你该录取谁呢?
  
  教育部官员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明确指出:“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计入考生总成绩的3个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可以文理混搭,六科的分值比重是一样的,由各省级专业命题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命题。”
  
  这样的操作看似无厘头,历史分数怎么能和生物分数比较呢?但其实却蕴含着真正的人才比较方式。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横向竞争,你是优秀的科学家,我是顶级的技术工人,他是演艺明星……。就是同一个专业中,有的人可能成为技术人才,有的人却是销售工程师,还有的成长为管理人才,这样的安排可以促使学生真正选择有竞争优势的科目,然后在高考中比拼谁的优势学科学得更好。这就像比武,你有你的倚天剑,我用我的屠龙刀!可以说,高考中成绩的竞争,其实就是未来职场竞争的一次演练。
  
  这样的制度安排,将要求学生们更加重视选择的问题,重视自身的学业规划,从高一开始,就要将眼光越过大家极端重视的高考,而放眼更为长远的就业目标。为了职业理想而不是高考而读书,将从理论走向现实。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