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90寿诞亮宝五千 金发塔里藏“甄嬛”青丝
90年前,神秘的紫禁城第一次以博物院的身份向普通人敞开了大门。当天到底有多少人来参观,没有统计数据,不过史料记载,闭馆后工作人员捡了一大筐观众挤丢的鞋。今天,故宫迎来90岁生日,没有大型庆典和纪念仪式,宝蕴楼、慈宁宫区域等联手推出了8个展览,5000余件久居深宫的文物珍品亮相。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坦言,世界一流博物馆基本能保持10%的馆藏在展线上,而故宫距离这个标准还差得很远。目前故宫藏宝180万件套,以往只有约1万件展出,此次新增开放区和展览后,展出文物数量将增加50%。预计到2020年,故宫开放面积将扩大到85%,北院区有望陆续投入使用,更多文物可以与公众见面。
死里逃生雕像“秀恩爱”
曾经作为孝庄寝宫的慈宁宫被开辟为故宫雕塑馆,展厅里有一尊东汉石像颇为引人注目。专家介绍,这对相拥而坐的男女形象出自四川彭山一座墓的墓门第三层门楣上,应当是墓主人夫妻生活的表现。
1941年,川康古迹考察团发掘了这个墓葬,拥抱像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围观者甚众,以至于严重踩踏了周围的麦苗,扰乱了生活秩序,而维护伦理道德的人们也意欲毁坏这“有伤风化”的不雅之物。
无奈之下,考察组在向上级——时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的李济请示后,将拥抱像切割下来,移运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库房保存,后移交故宫博物院。几经周折,这对东汉时期的“小夫妻”终于安了新家,在曾经的皇宫内十指相扣“秀恩爱”。
金发塔里藏“甄嬛”青丝
走进乾隆为其生母钮祜禄氏,即崇庆皇太后建造的颐养起居之所——寿康宫区域,时空仿佛回到乾隆三十六年11月25日,这一天距离这位太后80大寿不足1个月了。中轴殿内,每一件小摆件的位置都有典可查,“除了书画、匾额等娇嫩品,家具陈设均为真品。其中,太后宝座后的海屋添筹屏风是从乾隆花园里面搬回来的。”
在东西群房,展示的是“甄嬛”的珍宝首饰等。其中,一尊金塔更是极尽奢华。这座1.53米高的金塔上嵌着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连塔下的莲花瓣须弥座都是紫檀木的。
专家介绍,乾隆四十二年,这位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次月,皇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的御发。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零九两。在8个多月的制作过程中,乾隆总共下了20道谕旨,并亲自审定样稿。“金发塔以盘纹焊接和锤胎錾花工艺制作,造型稳重,制作精工,技艺高超,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属工艺的水平。”
宫内惟一篆书匾额亮相
殿内陈设件件有故事,殿外也颇有看点。首次揭开面纱的慈宁宫区域,主殿和部分宫门的匾额上为满、蒙、汉三种文字,这在如今的宫里算是独一份儿了。
不仅如此,匾额上的汉字也不是常见的楷书,而是篆书。专家分析,之所以使用三种文字,是因为清代皇帝的后妃中有很多蒙古女子,曾经在此居住的孝庄文皇后,就是从蒙古科尔沁草原来的。目前,慈宁宫区域很多匾额是清顺治时期留下的,那时候流行篆书。
另外,慈宁宫花园东院目前正在进行考古发掘,已发现清代中期砖铺地面、建筑材料施工坑,明代后期砖石混建排水沟、砖铺地面和明代早期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观众可以走上玻璃栈桥,细看“最早的故宫”,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牌,探究考古的秘密。记者 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