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商洛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实现“三个基本”
注重顶层设计 明确办学定位
在商洛学院党委班子看来,新建本科院校若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不可避免地被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所淘汰。商洛地处秦岭腹地,是革命老区,经济落后,这给学校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商洛又有着水、林、生物、矿产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两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使得商洛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和“关天经济区”,又乘“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使商洛经济突破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商洛学院要取得发展,赢得“二次创业”的辉煌,也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契机。通过全校开展发展规划与办学特色大讨论活动,学院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方向达成共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全方位、多渠道服务地方社会事业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学校立足省情、市情和校情,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层次定位;“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努力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文化引领和科技服务”的服务定位;“培养适应社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规格定位。 学校的“十二五”建设突出特色名校工程、质量立校工程、科研强校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凸显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学研究等方面打造一批品牌,力争把学院建成商洛的信息中心、学术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新形势下,学校紧紧抓住“应用型”做文章,大力推进内部体制改革,调整、合并、新增了一批应用型专业,设置了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应用性突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群,为内涵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凝练办学特色 推进教学改革
2015年2月,总书记在陕西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发挥陕南水、林、生物、矿产资源的优势,把区域优势转化为以产业为支撑的市场和经济优势。商洛学院以此为切入点,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传承地方文化,初步形成了以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为代表的办学特色。建成“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生物学优势学科等3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材料、冶金、食品科学、生物医药、企业及文化产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商洛学院抢抓内涵发展机遇,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龙头,积极制订配套政策,增加专项经费,将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作为贯穿学院教学工作的一条主线和龙头来抓。目前,商洛学院已建成陕西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一个(生物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工、物理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教学团队1个(物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并建成6门省级精品课程。
在院级教改项目培育的基础上,商洛学院近年来有10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其中刘建林教授主持的“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提升方法与途径研究”、高荣发教授主持的“影响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与实践”、李超教授主持的“新建本科院校数学公共课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均被列为省级重点教改项目。
伴随着凝练特色、转型发展的步伐,商洛学院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2006年至2014年,先后进行了4次修订完善。新方案突出“突出应用、强调能力”的原则,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要求。
商洛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海内外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引智借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应用型办学之路。 近年来,商洛学院依靠社会团体、兄弟院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外聘教师队伍;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签订对口支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与浙江万里学院开展战略合作,选派教师交流学习;实施“双百计划”,为青年教师选聘知名教授做导师。一批高水平专家教授通过各种方式走进商洛学院,促进了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提高。
2011年7月,陕西省教育部门和商洛市政府部门签署了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共同支持商洛学院的改革发展。学院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发展措施;以质量立校,以素质造人,以特色兴校,力图培养有个性、有思想、有水平、有素质的人才,助推商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商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商洛市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建设第二校区,解决了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以省市共建为契机,学校先后与商州区、丹凤县政府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商洛市剧团联合成立商洛学院戏曲学院,在丹凤棣花宋金街设立基地,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积极探索校企、校地合作机制,合作开办专业,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1个,有“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两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宁波北仑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群。与商洛规划部门、商洛供电部门、商洛盈鑫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陕西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专业共建。聘请商洛市领导、企事业单位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为部分专业课程授课,指导课程设计。为此,多家媒体纷纷跟进,多次报道。 从2014年起,商洛学院先后与英国的贝德福特大学和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建设大学及台湾的南开科技大学、东方设计学院、朝阳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选派教师和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开拓师生国际视野。
改革初见成效 实现“三个基本”
如今,学校已经完成了从专科向本科、从师范性向综合性的转变,正在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学校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本科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改革活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已经达到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三个基本”的要求。 近3年来,商洛学院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年均增长18.1%,硬件设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学校现有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5项,省级以上教改教研课题26项,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30人;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的教师370人。近3年,学生参加了很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国家、省级立项分别为12项和43项;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获得国家奖项190项、省级奖项204项。学院本科生考研上线率连创新高,近年来本科生考研通过率一直保持在14%左右,多名学生考取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等国外高校硕士研究生。 展望未来,在应用型办学定位指引下,学校将继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应用型专业群,力争到2020年所有专业实现应用转型;进一步建立校地、校企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和转型发展之路。明天的商洛学院,必将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信息采集:徐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