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个文化遗产日鼓乐秦腔展示陕西文化传承

13.06.2016  19:04

  陕西戏曲音乐赏析演出现场 记者 尚洪涛 摄

  本报讯 (记者 职茵) 昨天是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西安鼓乐、秦腔是陕西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昨日,这两大首批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文化遗产在西安上演,民间艺术家们纷纷登台展示陕西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吸引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安鼓乐,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何家营乐社是西安鼓乐的重要乐社之一。热爱鼓乐的何家营人,世世代代口传心授,鼓乐才得以传承下来。2006年西安鼓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昨天上午,西安鼓乐何家营传习所正式成立,传习所一楼是排练演出厅,二楼是陈列室。民间艺术家们在崭新的排练厅里,为前来观赏的观众们献上了《将军令》等诸多盛唐遗韵,曲毕仍有余音绕梁之感。老艺人们激动地说:“这里不仅是演奏鼓乐的有形场所,更是何家营村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西安鼓乐的传承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鼓乐接班人。

  昨晚8点,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民乐团也带来了一台汇集了陕西多个剧种的戏曲音乐赏析演出,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等让观众见识了陕西小剧种戏曲音乐的风采。这样一台演出活动,系统梳理、雕琢打磨、保护继承优秀传统,保持传统音乐艺术不走样,更宣传普及了秦腔等地方戏曲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