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基地在榆林学院揭牌

11.04.2016  17:30
            2016年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榆林学院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榆林学院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导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研处朱昌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任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副主任鱼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秘书李立民,石峁遗址管理处杨瑞,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博,榆林市政协原副主席、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张芳,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榆林市文联主席、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龙云,榆林市科技局、文广局、史志办、党史办、档案局、社科联、文保所、黄土文化研究会、杨家将研究会、折氏文化研究会、党项文化研究会的领导,该院党委书记高延龙,院长许静洪,副院长张富林,以及该院相关职能部门的师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会上,张富林宣读了该院“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文件,王震中和许静洪签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榆林学院共建研究基地协议”,王震中、李博、高延龙、许静洪共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基地”和“榆林学院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揭牌,许静洪为王震中颁发聘书。             许静洪代表该院致辞,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该院共建“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响应与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落实国家“十三五文化规划”精神,支持地方高校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该院重视开放办学,强化产学研合作的又一盛事。该院将会严格按照共建研究基地的协议旅行职责,在组织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学院的历史学和其他人文社科专业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诸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通过省市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合作立项和研究,为开发和利用榆林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王震中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该院共建“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是一种很好的合作形式,可以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双方共同参与、主办一些学术研讨会和论坛,以推动学术发展,加强学科建设。王震中希望双方以这次共建“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利益互补,团结合作,共同为我国人文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博代表榆林市委和市政府对“榆林学院古代文明与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不单是该院发展史上的盛事,也是榆林市文化建设上的大事和好事。榆林市委、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地在政策、经费和科研项目诸方面予以支持,为提高榆林学院的学科建设层次、学术科研水平和榆林市的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