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
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
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广大新闻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宣部统一部署,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参与的编辑记者超过400人次,见报的图文报道超过300篇,采访人数及报道数量均创历年之最;我们还首次启动“中央厨房”机制,报网端微一起发力,文图音视百花齐放,人民网、“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刊播制作“新春走基层”报道1000余篇,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的首战告捷。
一是领导带头,全员发动。报社编委会要求编辑记者,迈开双腿,撸起袖子,既要手握紧,更要心贴近。编委会成员以上率下,带头翻大山、过田埂、坐炕头、宿农家,撰写了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报道。上百位编辑记者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组织小分队,参加调研行,上高原、下海岛、进社区、访军营。31个国内分社的110多名记者全部报名参加了“新春走基层”活动。一位年轻记者在采访西藏农家的体会中写道:“虽然吃了苦,但心很甜;虽然身上脏,但思想纯洁多了。”
二是围绕主题,创新策划。笔触伸进土地,精神才有养分,文字才有温度。我们聚焦新理念、新举措、新模式,紧扣新进展、新成就、新变化,推出“2016,我们脱贫了”“夜宿农家听民声”“回家路上说变化”等多个特色子专栏,把镜头对准基层,让百姓成为主角。针对不实的“春节返乡记”在网络发酵引发的恶劣影响,我们整版连续推出“记者返乡记”,主动引导、抢先发声,以真实的见闻、亲历的事件、家人的讲述,展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文明带给每个人的获得感,受到广泛好评。
三是改进文风,讲好故事。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编辑记者们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为报纸版面、网络页面、手机界面增加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比如,河南分社记者采写的《老郭脱贫记》,细节鲜活,情感真挚,村容村貌的巨变、群众脱贫的喜悦,干部扶贫的真功,真情实感,跃然纸上,稿件在一版头条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
四是融合报道,全媒呈现。今年1月,人民日报社全媒体新闻大厅正式启用,“中央厨房”机制也首次运用到“新春走基层”活动中。人民网、“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在首页首屏开设专栏,综合运用直播、动漫、H5、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了话筒进农家,直播到田头。
总结这些年“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和群众手相牵、心相连、情相融。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进一步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
第一,“走基层”是站稳群众立场的基本功。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才能防止信念的错位,做好自己的本位,找准职责的方位。只有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第二,“走基层”是掌握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做好新闻宣传,必须吃透“两头”,既把握中央精神,又了解基层实际。住住棚户区,端端农家碗,坐坐热炕头,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让党的意志和群众心声呼应,才能让政府决策与百姓诉求同频,才能让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共振,才能找到报道的着力点、共鸣点。
第三,“走基层”是转变作风文风的必修课。记者“接地气”,文字才能“有生气”,报道才能“冒热气”。在办公室里搜肠刮肚,在材料堆中东拼西凑,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思想是克隆的,文字是刻板的,注定写不出好报道。
第四,“走基层”是创新新闻宣传的金钥匙。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基层是社会变革的施工一线,离开了这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闻富矿,无论传播技术和手段如何迭代,无论报道方式和形式如何创新,都会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把“走基层”活动形成的好机制、好经验、好做法延伸到平常、经常、日常,贯穿到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中,推出更多鼓舞人、激励人、打动人的优秀作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激发凝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找到新闻和文化的坐标
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周立文
今年,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光明日报更加明确了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的“人文大报”或“文化大报”的基本定位,在报纸呈现崭新气象的同时,包括光明网在内,媒体融合也渐入佳境。
光明日报编委会十分重视2017年“新春走基层”采访工作,杜飞进总编辑要求记者真正深入基层,采访报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给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截至2月10日,光明日报社共有76位记者、编辑参与“新春走基层”一线报道,共刊发稿件130篇。官方微博发布了81条,微信公众号推送了10期相关产品。光明网共有25位记者参与一线报道,发布原创见网稿件44篇,编发有关稿件和贴文150篇。
应该说,光明日报2017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无论就内容还是就呈现形式而言,比往年都有明显进步。
一、贴近群众才能看到鲜活人生。
一位记者写道:字字句句总关情,时时处处都有爱。情和爱,往往通过细节表达出来。
1月23日,在滇西古镇和顺,我们走访了两位归侨,一位姓张,一位姓寸。走进家中,两人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把我们带到家中的照片墙前,讲述家族的遭际。从他们对待祠堂、祖先画像的态度,能够体会出他们对根的深情依恋。
在弥渡采访时,我们听到的民间传说,经查并不见于任何记载。他们在民间流传至今,却一直被忽略了。这说明,民间文化仍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新闻界和文化界去开采。
二、守护优秀传统文化是应尽的责任。
2017年光明日报“新春走基层”报道,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见证了一些文化事件,接近了一批民间文化人物,包括非遗传人。如河北皮影戏传人郭宝、湖南“鼓盆歌”传人刘静等。他们的故事,成为光明日报2017年“新春走基层”报道的最精彩篇章。
“音乐就是我的生活”,这句话是一位74岁、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说的,她叫李彩凤,2014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传人。她对音乐的热爱,音乐对她的影响,以及她表达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令人惊叹。
在走访了一些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并与村民交谈后,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三、原创是新媒体发展的根本。
在采写《大理古生村的歌与笑》这篇报道时,我们制作了《那个让总书记“舍不得离开”的白族古村,今天给总书记拜年了》,发表于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两天内阅读量即达两万。
融媒体中心记者以街采的形式,在北京站、北京南站采访广大旅客和一线铁路员工,制作推出的微视频作品《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回家》在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和楼宇屏同时呈现,视频总播放量达73.7万余次。
“新春走基层”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今后,我们一定会把“走转改”精神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新春,感知生长的力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记者肖源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我没回关中老家,打电话给爷爷拜年,爷爷八十五岁了,耳朵有点背,听电话有点费劲儿,电话那头,爷爷说话更像是在喊:“娃,你好好干公家的事情,公家才会把你当材料使唤。”这话,基本成了爷爷例行的叮嘱,这么多年不知道唠叨过多少次!
揣着爷爷的叮咛,我从陕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路走来,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而连续几年的“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又为我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和更强劲的能量,让我真切触碰到普通人的执着、自强、乐观等这些普通老百姓最可贵的精神品质。
今年春节,我接到杨海军的电话,他说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的父母亲,团圆的梦又要往后推了。这个叫杨海军的人,是我在去年的“新春走基层”中的采访对象,他大约有四十三、四岁,准确地讲,他并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年龄、生日、籍贯,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甚至不知道“杨海军”到底是不是他的姓名。四五岁时,杨海军被拐卖到安徽,之后一直到处流浪寻亲。漫漫寻亲路上,杨海军不断得到民政、公安等各方力量的帮助,但家、家人依然是他梦中的渴望。
杨海军能清楚地说出每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叫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一直找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在接触到杨海军之前,我无法想象,一个经受过那么多苦难的人,还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坚韧而执着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生活。
“温暖回家路”是央广贯彻落实“新春走基层”活动的“现象级”品牌节目。2014年1月,作为“温暖回家路”报道组成员,我跟随一些在天津务工的残障人士,从天津静海坐火车,来到他们的老家陕西汉中。这些残障人士,都是因为种种疾病,身高不足一米的青年。其中有一个26岁的小伙子叫李峰,患有侏儒症。他刚刚和患有脆骨病的天津女孩杨玲玲结婚。在车厢里,杨玲玲向我展示她给家人们买的礼物。我问她,这么多礼物,得花不少钱吧?李峰在一旁插嘴说,终于能用自己挣的钱买礼物、孝敬爸妈了,这心里就是美气!
在李峰老家的新房里,挤满了来看新娘子的乡亲们。母亲和姐姐欢喜地散着喜烟喜糖,父亲在一旁感慨万千地拍了下李峰的脑袋说:“我家娃娃也立起门户了”。说这话时,老汉用手抹了抹泪眼。
李峰一家人在寻常的柴米油盐里,煎煮着自己的生活愿景。社会的前行与时代的发展,让所有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梦想,以及实现梦想的可能。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新兵,在每天的采访中,分享着普通百姓微小而确切的快乐。这些来自基层的,微小、坚定而持久的力量,编织着属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中国梦,就是这样在我们身边有声有色地茁壮生长。
体现党的关怀深耕广袤大地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
新年伊始,新华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宣部部署,号召全体采编人员“将新闻写在大地上、写进人民心坎里”,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实现了参与人员380人和发稿数量4100条“双新高”。
一、把做好“新春走基层”报道作为深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新华社党组提出,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履行好48字职责使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一是坚持“服务大局”。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宣传党的主张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展现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方方面面。三是坚持“创新为要”。加大融媒体产品供给能力,着力体现创新创意,提升融合报道水平。
二、把做好“新春走基层”报道作为推进落实“四个工程”、提升报道水平的一次生动实践,做到有声有色、出新出彩。新华社党组决定,为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的主线报道,2017年在全社扎实开展精品工程、扎根工程、创新工程和表率工程。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全社上下以“四个工程”为抓手,共播发各种形式稿件4100多条,日均发稿100多条,同比增长90%,有力地唱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
突出精品意识,推出一批“镇版”和“刷屏”之作。我们结合实施“精品工程”,进一步聚焦重大主题、聚焦社会进步、聚焦舆论关注,着力打造体现一流水准的报道精品。例如,节前我们组织多路记者分赴各地采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推出微纪录片《小账本连着大情怀》,推出仅24小时全网浏览量就超过一亿次,被网民赞为新一年中国“最暖心的纪录片”。
强化扎根群众,转作风改文风呈现新气象。我们结合实施“扎根工程”,抽调380多名编辑记者,组成几十路全媒体小分队深入沿海、内陆、边疆等200多个采访点。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感受,有的前往边陲哨卡,除夕夜与官兵们一起巡逻界碑为祖国守岁;有的聚焦“看不见”的春运工作者,挖掘翻山越岭的铁路“排石人”的感人故事……这些报道被各大媒体广泛采用。
着力报道创新,有效占领媒体传播制高点。我们结合实施“创新工程”,加快对“中央厨房”式编辑中心升级扩容提质,实现多方面创新。一是组织策划创新,按照全媒体采集、编辑、传播的要求加强联动,以“团圆”“坚守”等主题词对各形式报道作出全面安排。二是融合加工创新,综合运用微纪录片、动画视频、延时摄影等新媒体元素进行报道;三是报道手段创新,从“跟拍”到“直播”再到“互动”,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发挥表率作用,领导带头搞调研蔚然成风。结合实施“表率工程”,社领导带头策划重点选题,31个国内分社班子成员共计56人带队深入基层采访,采写了147篇稿件,产生了示范效应。
三、把做好“新春走基层”报道当成全面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的一次“集结号”,进一步提升“四力”建设水平。一些参加“新春走基层”活动的编辑记者们反映,更加深刻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也领会了“走转改”永远“在路上”的真谛。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扎根工程”,持之以恒推动采编人员在实践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当前,作为全面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求全社上下进一步密切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提出社领导每年到基层单位调研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总社编辑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安排4次基层调研;国内分社班子成员每年完成两个月以上基层调研。
我们将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落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十九大这一主线,扎实推进采编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转作风、改文风,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
年年有春运岁岁见真情
经济日报产经新闻部记者齐慧
参与“新春走基层”,我算是一名“老记者”了,作为交通跑口记者,我已经连续报道了七八年春运。然而,每年跑春运的感受都不一样。
一、走基层,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尽职坚守。
老记者喜欢说,“脚底板下出新闻”,一开始我们总是似懂非懂,直到自己深入基层采访才知道,你看到的和你想象的是不一样的。
在北京西站,我们见到了一直坚守在旅客服务台的戴志梅。在旅客面前,她总是一张甜甜的笑脸,安静下来的时候却默默地想着心事。她的同事告诉记者,就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她的姥姥刚刚去世。除夕夜里值班,她不觉得苦和累,但她真的很想家。
今年,我们又把“值班站长日记”搬上了直播平台,全景讲述春运背后的人和故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坚守的力量,理解了奉献的含义。
二、走基层,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刚开始“跑”春运时,就算天还没亮,就算天气再冷,售票大厅里永远都是满满当当的。很快情况就有了变化。2011年铁路实行实名制购票和网络售票后,长达十多年的“排队长龙”消失了。
刚开始报道春运时,我跟车采访的都是绿皮车,一坐就是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车上吃、车上住、车上采访。如今,高铁运力已占到近七成,连许多临客都是动车了。旅客不仅“走得了”,还能“走得好”,原来不体面的春运也高大上起来。
不只是铁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年轻记者,必须要蹲下去、沉下心,才能够真正把握经济发展脉搏,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鼓足干事创业的劲头。
三、走基层,我们体会到什么是作品的温度。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报记者,笔下要饱含对人民的深情。
这几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经济日报一直力求作品中有故事、有思想、有感情。几年来,我们有的记者跟随凌晨出发的农民工专列,一路采访赢得对方的信任,辗转火车、客车、小巴深入到农民工所在的乡村;有的记者坐几十个小时的硬座,只是为了和采访对象聊聊家常……
今年的春运报道,我们更是采用了新手段、新方式。1月16日至20日,我的同事高兴贵跟随北京西往返成都的K4217/4218次增开列车进行采访,这也是首家报纸类媒体,通过视频、音频、图文进行长时间的直播,折射出社会的巨大变迁。
在经历过一次融媒体报道后,作为年轻记者的我们有几点深刻的体会:从新闻本身讲,只有对读者有价值有帮助的新闻,才是好新闻,才有传播的价值。从传播方式看,跟不上新技术新形势的媒体人终将被淘汰;从媒体发展看,只有迅速地将传统权威优势和新兴技术发展从“加法”到“融合”转变的媒体,才能抢占发展的先机;从个人成长看,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从大众情感的最深层寻找共鸣点、传播点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派出100多路4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在《新闻联播》等栏目持续推出《厉害了我的国》《一路回家》《家是什么》《零点后的中国》《说句心里话》等系列报道,创新性推出《家和万事兴》大型直播互动节目。这些散发着浓郁真情的节目走心动人,引发了亿万观众的共鸣,并持续成为网络热词和热搜话题,引领新春舆论场。
以百姓生活为切入点。媒体寻找报道载体,不一定是宏大叙事,完全可以从老百姓身边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入手。“新春走基层”的实践让我们体会到,在春节的氛围下,主流媒体设置合理的、动人的、有广泛共鸣的话题,并通过连续的、有次序的报道逐步把话题铺展开来,会恰逢其时地帮助人们把心中最为质朴的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在舆论场上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有益讨论和追寻。
以家国情怀为落脚点。春节期间的《新闻联播》进行了模块化的编排,使不同系列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现在编辑思想里,凸显在屏幕上。《家是什么》娓娓道来、真情催泪;《零点后的中国》把镜头对准那些深夜里仍然回不了家的人们;《说句心里话》把镜头对准千里之外的风雪边关、万里之遥的维和营地。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中国人,才能够《厉害了我的国》。
以节假日报道为创新、融合的增长点。海采报道被称作“央视国问”,这些年我们问幸福、问校训、问家风、问乡愁。今年春节我们创新节目样态,使海采实现了“场景化”呈现,每集选择一个具有特定代表性的场所,沉下去、蹲下去深入采访。
《厉害了我的国》努力创新成就报道的表达方式,让普通人代替专业记者,让自拍杆代替专业摄像机,但背后无法代替、反而更需要做大做强的是我们独到的议题设置能力、精雕细刻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强大的全媒体传播能力。
初一到初六新闻频道的晚间时段,每天推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互动节目《家和万事兴》,以大屏联小屏的形式每天聚焦一个话题,“晒年夜饭”“晒全家福”“晒传家宝”“说小伙伴”“话小别离”,每一个话题,老百姓都有话可说。
坚持“两脚泥”,肯下“笨功夫”。“新春走基层”活动已经开展多年了,我的体会是,比起推出一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走基层更重要的意义是培养一支懂国情、对人民群众有感情的采编队伍。
马上就是“2·19”了,这对新闻媒体来说是个“大日子”,央视也将选择这个“大日子”实现我们的“小目标”——上线央视新闻移动网。媒体融合的新局面给主流媒体带来很多新课题,也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我们或许可以自信地说:新媒体时代是主流媒体的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18日06版)
(责编:袁勃)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