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系统培养新型农民 种地成职业农民有职称
务农有了专业分工
从种植户到“职业经理人”
同样经营西瓜,温来宏的着力点与宁蒋娟不同。同兴村,以前叫同家滩村,温来宏说,这里以前就是河滩地,“在蒋村镇32个自然村里,土壤条件最不好,别人小麦一亩地打600斤,咱只能打二三百斤,再咋忙活也不得富裕。”
后来,当地人开始种西瓜,也不甚理想,“当时种的都是露地西瓜,产量小,品相也不好看,每个西瓜外面都长着长长的葫芦把子,经常被大市场拒之门外”。
2000年,头脑活络的温来宏到山东等地考察后,在全村第一个建起了大棚,“一亩大棚西瓜卖了4000元,相当于以前七八亩露地西瓜的收入。”
尝到甜头的温来宏并没有急于扩大经营。他发现,农村会种地的人越来越多,会销售的人却少之又少,“农户等着人上门收西瓜,价格被压得厉害,自己出去卖,也只能卖个批发价。为了销售竞相压低价格,把市场价扰乱了,也弄得全村人不得实惠,种销必须分离。”
从2006年开始,温来宏开始到外地联系大客户,将各个市场衔接到一起,逐步走上了从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
就在同期,他成为户县农广校中专后农业推广专业学员,“取得了中专后继续教育学历,相当于大专文凭”,户县农广校负责人石阿娟告诉记者,温来宏侧重学习的就是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市场营销、农村财务管理等课程。
到了2011年,温来宏成立了西安同惠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每年收购1000多吨西瓜,还有1000多吨黄瓜、辣椒、西红柿、小白菜等蔬菜,辐射包括同兴村在内的3个镇、10个村子,3年来销售收入总计达5000万元,“我们还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储量达1200吨的冷库,用于果蔬储藏和转运。”
2014年5月,经过系统化培训的温来宏,通过县、市、省层层考核被评定为陕西首批高级职业农民。
有职称,更要有待遇
职业农民盼更多政策落实
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厅了解到,当地将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新生代型。同时划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初、中、高三级在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等方面的标准。
“人家专家教授、工程师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啥的,如今咱农民也有了”,宁蒋娟心气十足。这份心气来源于职业农民带给她的“体面感”,她和温来宏更看重“职称”相对应的“待遇”。
据了解,未来陕西将探索农业产业项目的职业农民准入制度。确保农业资源要素向职业农民聚集,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并在一些市县开展职业农民贷款信用担保试点,通过财政贴息,调动金融部门对职业农民发展产业的支持等。温来宏、宁蒋娟也呼吁,尽快将对于职业农民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让我们这些农业农村先进技术的示范者、产业管理的引领者得到更多‘阳光雨露’和动力驱动。”
到2020年,陕西职业农民培育总数预计将达20万人。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职业农民”这一新型职业群体将进一步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