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开启文旅深度融合新篇章
新疆网讯(记者 李卫疆 通讯员 胡卫华 图片由和静县委宣传部提供)“2019年,和静县将开启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篇章,从旅游文化商品到‘和静礼物’,从旅游周边服务和旅游项目设置,都将会进一步体现和静独特的文化资源属性,都将会呈现出独一无二的‘和静烙印’。”2019年8月19日,和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秦龙在介绍和静县下一步开展的旅游文化开发与建设工作时说。
据了解,近年来,依托“东归那达慕大会”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宣传推广平台,和静县已经开始让自身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进行一个质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广江格尔文化,其中,主体项目‘江格尔蒙餐’已经开始在全县各酒店进行推广,随着江格尔的史诗唱、歌舞表演、马术表演以及周边文化项目形成体系,和静县文旅深度融合将变得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和静县文旅局局长敖云接受采访时说。
而实际上,几乎已变成传奇的“巴音布鲁克三宝”——巴音布鲁克黑头羊、巴音布鲁克伴野血牦牛、巴音布鲁克大山马在其间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三种“神奇动物”不但自身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而且与江格尔蒙餐、那达慕大会、和静礼物等旅游文化项目都有着密不分的的关系。到了巴音布鲁克,寻找这三种“神奇动物”,可以更加深刻、更加直观地了解这里神秘的文化。
黑头羊,从史诗里走出来的可爱精灵
东归那达慕大会上的抱羊接力赛项目
2019年的和静“东归那达慕大会”上,有一个传统项目几乎承包了大会一半以上的笑点,这个项目叫“抱羊接力赛”。这个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将十五公斤重的黑头羊作为“接力棒”完成竞速赛。长相完成“复制”了著名卡通形象“小羊肖恩”的黑头羊羔在接力赛选手的怀中拼命挣扎,给参赛选手设置接力难度,参赛选手努力抱住小羊羔完成比赛的样子令现场的游客忍俊不禁。黑头羊成了比赛中真正的明星,选手们的成绩反倒并没有那么受关注了。
这是本届那达慕大会上最成功的一个趣味比赛项目。当然,“小羊肖恩”还有更大的“用处”。
在“江格尔蒙餐”系列中,以黑头羊作为主料的菜品是这个系列大赛的核心菜品。当然,黑头羊身上还背负着最闪光的荣耀。
用黑头羊制作的烤全羊
200多年前,17万土尔扈特人从伏尔加河畔出发,踏了了漫漫的东归之路,而到达他们的家园巴音布鲁克之时,仅剩不足7万人。这种全身纯白、独头颈纯黑的大尾巴羊,就是土尔扈特部东归时带回的欧俄羊种与当地羊种杂交、驯化而成。
万里东归之路,土尔扈特人伤亡惨重,而维系他们残存的物资最后也所剩无几,这些“物资”当中就包括了黑头羊。“三宝”当中,黑头羊的生存能力最弱,体质最不耐长途行走,相比起马和牦牛来说,它们很难在冰原里行走上万里路,但是,它们中间的极少一部分仍然顽强地活下来了,把生命的种子延续下来,我们能在两百年后看见它们的子孙在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繁衍生息,就像是可以见证一个物种的奇迹。这个奇迹,有一部分是土尔扈特人的努力,而另一部分,则是它们在长途行走过程中历练出的韧性。黑头羊,从头至颈的那一抹闪亮的黑色,如同一条上苍奖给它的黑色,而黑头羊菜品在“江格尔蒙餐”中的作用,由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
江格尔“绝处逢生”是草原手把肉的精华版。草原手把手选用7个月月龄羔羊,以传统蒙古宰牲手法屠宰,从羊的每个关节处分割成七块,选取肉质鲜嫩精道的羔羊后腿下锅煮熟,切片摆盘,搭配以草原野韭菜、洋葱、蒜泥、羊棒骨原汤调制而成的汤汁蘸料。
用黑头羊制作的“绝处逢生”
将羔羊全身每一个部位的肉切片,搭配胡萝卜等蔬菜,以草原特产十余种中草药调味,装进新鲜羊胃,加入全羊骨浓汤封口,慢火煨熟,食用时割开封口部分,羊汤犹如泉水般涌出,肉味鲜香浓郁,汤汁驱寒祛湿,养胃效果尤其突出。江格尔九曲回肠是草原风干肉香肠和草原血肠的组合拼盘,食色鲜明,香味独特,入口生津,意怀牵肠挂肚,形似蜿蜒流淌,可谓色香味意形俱佳。当然,还有“江格尔蒙餐”中最核心的菜品——江格尔烤羊背。这种烤肉必须使用一种叫“铁凹子”的独特烤具,以羊尾油打底,选用上好的黑头羊脊背置于铁凹子内盖好密封,埋于烧好的牛粪堆内,360度包裹连烤带闷,出凹子时羊背外焦里嫩,香酥可口。这道菜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到来才会呈上。
黑头羊制作的烤羊脊
可以这样说: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神奇之最”就是黑头羊,没有了它,很多传奇故事都没有了生命力,很多美食都变得索然无味。江格尔文化,有很大一部分背负在黑头羊的脊背上。
伴野血牦牛,从高原上走来的草原巨兽
东归那达慕大会上的牦牛竞速赛项目
2019年和静县“东归那达慕大会”上,最惊险刺激的项目是牦牛竞速赛,没有之一。这个令人血脉贲张的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看。
巴音布鲁克最知名的菜品:牦牛肉干
而“和静礼物”中最知名的商品就是巴音布鲁克牦牛肉干,这个旅游商品已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伴野血牦牛不仅仅可以负重,可以比赛,可以骑行,还可以奉献出甘美的乳汁和“江格尔的茶汤”。江格尔茶汤,也叫“草原迎客第一道”,这是给尊贵的客人接风洗尘,以新鲜牦牛奶、砖茶、水和盐为原料熬制。它在蒙古语中称"苏台茶",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若客人光临家中而不斟茶将被视为草原上最不礼之行为。此外,江格尔蒙餐中的茶点油果子、德吉、都萨木里、八宝糌粑等的制作都离不开鲜美的牦牛奶。尤其是八宝糌粑,要用炒熟的青稞粒,加牦牛奶制作的酥油、核桃仁、葡萄干等,在特制的木杵里不断捶打粉末状,在取出捏成各种形状直接食用,也可作为锅盔的馅料一起食用,口感香甜不腻,深得大家喜爱。
经过品种改良,巴音布鲁克伴野血牦牛变得更为高大强壮
伴野血牦牛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段“畜种改良的传奇”。它原产于青藏高原,是第五世生钦活佛多布栋策愣车敏从西藏引进并发展而成。牦牛体质强健,耐寒耐劳,被称为“高原之舟”。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很快就能适应低海拔的生存环境,从伏尔加河到巴音布鲁克,没有如西藏那样的高度,但它们仍然能生活得很好。新疆牦牛主要分布在北部天山山脉,包括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区、巴仑台区、和硕县的北部山区。而巴音布鲁克半野血牦牛体格大,偏肉用型,被毛以黑色为主,黑白花色少见,偶可见白色。头较粗,额宽短,眼圆大,稍突出。额毛密长而卷曲,但不遮住双眼。鼻孔大,唇薄。角型有无角和有角两种类型,以有角者居多,角细长,向外、向上前方或后方张开,角轮明显,耳小稍垂。体躯长方,鬐甲高耸,前躯发育良好。胸深,腹大,背稍凹,后驱发育中等,尻略斜,尾短而毛密长,呈扫帚状。四肢粗短有力,关节圆大,蹄小而圆,质地坚实。全身披毛,腹毛下垂呈裙状,不及地。在很短的时间里,这种牦牛就通过调整自身的外貌和身体结构,适应了低海拔的环境。它们比自己青藏高原上的近亲看上去更为巨大和强壮,更有耐力,可以适应更长距离的迁徙,可以更好地适应略显炎热和干燥的夏季。
从这个角度上看,它悄然创造了奇迹。
和静的非遗项目——骨雕,其中很大一部分使用牦牛骨作为制作材料
伴野血牦牛,一种从高原上走下来的“草原巨兽”,仍然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更多人的挖掘。和静的另外一个非遗项目骨雕,主要的材料也经常得自于牦牛,牦牛也为很多土尔扈特皮毛手工艺品制作提供了各种优质的材料。没有了他,巴音布鲁克就缺少了大量的色彩。
大山马,奔腾不息的草原灵魂
巴音布鲁克大山马——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灵魂
“东归那达慕大会”上的“保留项目”,也是大会的“名片项目”是什么?没有人会怀疑这个答案——赛马。可以说,赛马撑起了所有那达慕大会的脊梁。而马肉和马奶酒,也成为和静县最响亮的品牌。
东归那达慕大会的保留项目:赛马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江格尔盛宴好菜配好酒,来自草原最深情的问候就是奶酒,奶酒是将取出酥油后的酸奶煮沸,盖上专用的木笼屉蒸馏而成。酒体无色透明,奶香、酒香协调,口感柔和、绵甜爽净,饮后奶香悠长。通常十斤牛奶才能酿造出一斤奶酒,它有白酒特点,同时富含粮食白酒无法代替的营养。然而,最知名的草原美酒仍然非马奶酒莫属。到了巴音布鲁克,不饮醉一次大山马奉献的马奶酒,就如同没有到过这片草原。
骝红色的身躯,黑色的长鬃,奔跑起来如燃起黑色的火焰,潇洒飘逸,高大英俊。这,就是巴音布鲁克大山马(学名焉耆马)。土尔扈特人在三百多年前骑着他们离开家乡来到伏尔加河畔;两百多年前,他们又骑着这种马回到了家乡。巴音布鲁克大山马,驮着土尔扈特人完成了从西去到东归的万里行程。也因此,也被称为“土尔扈特人的翅膀”。
巴音布鲁克大山马温驯敏捷,体质结构坚实,毛色有骝、黑等色,其中以骝色最为出名。它头身大小适中,两耳竖立,中枢发育良好,胸廓较深。出生地多为原野沼泽,幼马为取食嫩草而在泥坑里跳跃觅食,从小筋骨有力,长大后轻捷平稳,蹄质结实,极为善走。巴音布鲁克大山马的身形高大、更善于奔驰,也更加强壮英武,更适合参加赛马等竞速竞技项目。这种马还有一个极其独特的技能——熟悉水性。善于游泳和涉水,好的大山马能一口气游二三十公里。除了能载着主人划水,它们还能驮上主人的行李货物潜泳。这是不是更像“龙马”?
而巴音布鲁克的传统表演项目“江格尔马术表演”也是在巴音布鲁克的核心景区九曲十八弯可以看见的最动人心魄的表演。
江格尔马术表演已经成为巴音布鲁克景区的“品牌表演项目”
巴音布鲁克三宝,三种神奇的动物,它们成为和静发展文旅深度融合的“核心重器”,当我们来到这片草原,只要找到这三种神奇的动物,就可以循着它们的足迹感受不一样的草原文化,就可以听见那些激动人心的英雄传说。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