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植新理念 从小葡萄看新型果业发展的道路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说到种植葡萄,大家脑海里立刻会浮现一串串葡萄密密匝匝挂满枝头,一个个果实沉甸甸挤在一起的景象,但是就有人反其道而行之,不怕果实少,就怕长得太多太密,这到底是怎样的种植方法呢?一样都是搭架子、施肥浇水种葡萄,为什么产量少、密度低的种植方法却迎来了大丰收?不仅如此,这类不怕雨淋、不怕磕碰的葡萄,因为皮实还深受外地客商喜爱。这种新式的种植理念和种植方法,带给我们哪些发现和惊喜?
新技术获得新收益 新技术发展新农业
西安听众 席女士:“大智慧在民间啊!以前听疱丁说杀牛的方法,人们明白了该如何养生,现在听了老郭种葡萄搞计划生肓,不贪心量大而是重在品质,我觉得对大家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启发!我要给老郭点赞!”
阎良听众 刘先生:“老郭和快递公司一起解决长途运输葡萄方法太有意义了!咱陕西是水果大省,要冲出全国走向世界,运输贮藏很关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农业里有大文章,看来种植理念和方法也是生产力啊!”
主持人骆萍:“李老师,在种植中,果农老郭拉大了葡萄的株距、行距,虽说降低单株的产量,但却提高了葡萄的品质,从而获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收益。这种种植方法从专业上怎么解释?以前有没有?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陕西省社科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 李 冰:“以前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种植方法。生产方法进行改进,也是总结多年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及时给葡萄修剪枝条,剪掉一些繁枝、杂枝。老郭的做法是剪掉多余穗子,只留中间一段,能保证葡萄长势均匀,葡萄的长度,粒数可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好比好比人生小孩一样,只有少生、才能优育,葡萄也得搞“计划生育”,在“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上,采取精细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优质、无公害标准,使用农家肥和饼肥,不施化肥,全部采用套袋栽培技术,这样生产出的葡萄卖相、质量都好,最大的优点:由于株距和行距间隔较远,光张时间较长,增加了透气性,(太阳能是葡萄进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进行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动力,葡萄产量和品质的90%~95%来源于光合作用。葡萄是喜光作物,几千年来人们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获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主持人骆萍:“前一阵西安遭遇了十来天的连阴雨,而那段时间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最佳时机。天公虽不作美,可果农的态度却不尽相同。采用了新方法的果农老郭对此丝毫不担心,而采用传统种植方法的果农却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梓暄,为了免受连阴雨的损害,老郭还做了哪些工作?现在,白鹿原上采用这种新方法的果农有多少?李老师,较长时间的连阴雨会对葡萄造成哪些影响?这两种不同的现象,反映出了哪些问题?”
陕西省社科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 李 冰:“造成的影响:一是降雨多,土壤含水量大、土壤湿度偏大,叶片光合作用减弱,易造成烂根或其他病灾害;二是雨水较多,致使刚成熟的葡萄吸收过多水分而发生裂果、腐烂现象。”
陕西省社科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 李 冰:“采用传统种植方法的果农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杜大娘的葡萄园一亩地种了360株葡萄,每亩的产量在七千斤左右,看似产量多,但过于密集,极易发生雨水浸泡,发生爆裂。典型的传统农民,不注意总结经验、不注意学习新技术,农业灾害就容易发生,农业产出就无法保证。老郭不一样,无论老郭的新技术是自己总结的还是学习别人的,都能看得出老郭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已经体会到了运用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他也变成了一个懂得利用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新型农民,甚至是新型农业经营管理者(经营面积达到1000亩,已经是一个规模化生产者了,种植大户或者家庭农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