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谱新篇 喜迎党的二十大丨东风浩荡满目春
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在新时代也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既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又要化危为机,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创造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习近平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月亮岩云海(资料照片)。郭朋勃摄
(一)
时光荏苒,又是一个春天。
2020年4月20日,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当时,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但境外疫情继续蔓延。如何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防控战果,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心。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全省人民的关心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作出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重要指示,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西考察,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做好陕西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
陕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坚定信心、知重负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进一步把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效果上,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
思想的伟力凝聚奋斗的伟力。
刚刚过去的2月,陕西最南端的安康市,吸引了世人的目光。随着巨大的硬岩掘进机破岩壁而出,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横穿秦岭底部,过程之艰难无法想象。而当一个个工程难题被一一化解,一个个世界难题变成了世界纪录,这项历史性工程也仿佛一种隐喻:新时代新征程上,三秦儿女将铆足自己的“拧劲儿”、拼劲和干劲,动中求其定,难中求其成,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踔厉奋发、再创辉煌。
牛年金秋,第十四届全运会在陕西成功举办。这是全运会首次走进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华民族的梦想在此尽情飞扬,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身姿在此尽情展现,区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此尽情释放。这是属于陕西的“精彩时刻”,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精益求精扎实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陕西同全国人民一起,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挥洒激情、绽放希望,以拼搏彰显力量、用奋斗续写辉煌。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楫争先。虎年春节收假第一天,总投资4470亿元的963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陕西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
以创新驱动开拓新局。2021年,陕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99家,总数达到8397家,同比增长35.48%;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11189家,同比增长38.67%;登记技术合同68951项,成交额2343.44亿元,同比增长33.23%。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带动下,陕西大大小小的创新主体,加速高频跳跃又相互同频共振,提升陕西创新能级,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陕西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国家重大战略牵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促进“稳”与“进”有机统一。
奋力实干者必有所进,勇于创新者必有所成。
抓创新、促转型,陕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达到2.98万亿元,增量突破万亿元;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有力推进,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数量居全国前列;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推改革、促开放,陕西发展动力活力充分释放——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有力有序推进,改革系统性、协同性不断增强;“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承诺制”等改革全面推行,千人拥有市场主体居西部第一;坚持通道平台环境一起建、外企外资外贸一起抓,中欧班列(长安号)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自贸试验区多项改革试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
一个外省人在西安创办一家企业需要多久?
答案是不到3个小时。
同样变快的还有跨境贸易。2021年底,西安市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为34.3小时、1.1小时,分别比2017年压缩62.1%、82.3%。
在改革的推力下,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机衔接、高效运转、协同运行。
在大格局中找定位、在大目标中定方向、在大战略中作谋划,陕西用好关键一招,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大循环畅通,以全方位扩大开放促进双循环构建,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发展中的深入推进——出台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覆盖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流程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改革的深度提升着发展的速度。
发展中的重点破题——全面启动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陕西交控集团成功组建,国电地电实现融合发展,2021年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改革的力度推动着发展的高度。
发展中的加力开拓——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持续加强,“跨省通办”“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第三方检验实验室持有人制度改革”接连发力,既涵盖国内,也面向国外。改革的广度延展着开放的宽度。
发展中的活力释放——“一带一路”朋友圈愈拓愈广,丝博会、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宾客如云,开放的平台越来越多,开放的格局越来越大。改革的进度拓宽着发展的维度。
改革开放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陕西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进程中勇毅前行。
(四)
4月的陕西,春风拂绿,满目青翠。
秦岭国家植物园,又迎来了一拨拨义务植树的人。
两年前,正是在秦岭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透过一组画面和数据,我们能够有更直接、更清晰的感受:陕西森林覆盖率超过45%,国家森林城市达到7个;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全省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渐进;2021年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如今,“生态文明”已构成定位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之一。
三秦大地上,苍郁的青山、荡漾的碧水、如泼的绿色、莹莹的蓝色,这浓郁的色彩里,有着沉甸甸的内质。
依山傍水的金米村,从“无金又无米”到“多米又多金”,小木耳已成大产业;黄土高原上的小村高西沟,从荒山秃岭到“塞上江南”,农林牧全面发展,生态游产业富民;能源重化工基地榆林,煤炭生产由“黑”变“绿”,产业不断升级,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全省新开工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比比皆是,“含绿量”“含金量”更足。2021年,陕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力提速,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绿色经济稳步前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就是要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践行中,陕西正是将自身置于全国生态环境大局,认清自身担负的历史责任,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才有了四季的绚烂色彩,有了三秦大地的秀美风光,有了三秦儿女的美好家园,有了高质量发展的“绿”动旋律。
(五)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23岁的大学生刘俣辛,回到家乡绥德县郝家桥村打理起2000多头生猪;丹凤县龙驹街道油房村群众刘存红,搬进新居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一年级小学生张瀚宇,蹦蹦跳跳走进了家门口的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新区小学……这是一个个的个体奔赴更美好生活的过程,也聚合起了这个时代发展轨迹中最鲜明的坐标——民生幸福。
“人”是现代化最为核心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也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
疫情之下,稳就业就是稳住最大的民生。面对疫情影响,去年陕西下达就业补助资金23.85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4.56万人。民生“压舱石”稳了,民心方更觉暖意。
实现全面小康后,乡村全面振兴是应变局、开新局的机枢。从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37个省级配套落实文件,到以“清单化”的责任落实机制明确省级领导责任和包抓责任;从出台《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到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衔接资金45.73亿元;从有收益的村集体经济超过95%、脱贫县“空壳村”全部清零,到2021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45元,较上年增长10.7%,陕西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打开了让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图谱。
更完备的公共产品和保障体系,体现着小康生活的质地和成色。实现教育公平,让更多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推行“行走的医院”“流动医院下基层”,让人们在家门口享有优质的医疗资源;构建“弱有所扶”大救助体系,初步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社会更加公平和谐中,陕西正努力让每一名群众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当所有的宏大叙事被还原成一个个值得关注的个体故事,并真切地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中,人们逐梦圆梦、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成果才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六)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随妈妈一起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参观,不小心和妈妈走散了,就到纪念馆对面的西安市西一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求助。工作人员问他:“你怎么找到这里来啦?”小男孩回答:“因为我看到门口有党徽……”
这是最纯真的回答,也是最真诚的信任。唯有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内化为心中信仰、外化为实干担当,才能换来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度、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在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滋养下,陕西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强化“监督”。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政治病毒。从对省市常委班子成员监督清单化,出台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暂行办法,到推动“两个责任”贯通联动,再到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陕西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各级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
强调“廉洁”。以案促改促治、完善制度机制、亮剑“微腐败”、规范“微权力”、严惩“四风”……通过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陕西有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一批腐败案件受到严肃查处。去年,全省立案23595件,党纪政务处分23507人,移送检察机关362人。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让“不敢腐”震慑力进一步得到强化。
注重“激发”。以高质量发展论英雄,凭工作实绩用干部,用实用好“三项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去年,全省鼓励激励12596人,容错纠错149人,“能下”调整1012人,形成政治生态正气充盈、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干部队伍心齐气顺的良好局面。
崇尚“实干”。把“实干”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抗疫紧急时刻,陕西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下沉一线,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一线;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分类破解社区、企业、高校、医院各领域党建难题。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显著“标签”。
牢记“为民”。在去年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陕西各地各部门完成民生项目3400余个。从党建基地、调解工作室为民解忧,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评议”联系服务群众,到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谱新篇,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
自我革命无止境,“赶考”永远在路上。
久久为功,必将凝聚一往无前的奋进力量。
(七)
春天,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季节,期许和希望在向未来延伸。
春天,更是一个生机勃发的季节,播种和耕耘在为收获打样。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最鲜明的主题。使命光荣唯有踔厉奋发,重任在肩仍须笃行不怠。
东风浩荡满目春!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让我们一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