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纪念品“出镜率”兵马俑排第四位
有个人在山东的某知名景区,花二十元买了一顶帽子,当他来到湖南的某景区时,看到同样的帽子,只是颜色不同,于是他跟湖南的这个小摊主说,我在你这买的帽子,颜色不喜欢,我换顶吧。接着,他又来到福建的某个景点,如法炮制,换了一顶颜色不同的帽子。这当然是个笑话,但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当下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为此,记者昨天分别选取了大雁塔广场步行街的30家摊位、回民街化觉巷旅游纪念品街的30家摊位以及书院门的40家摊位,进行了统计,看看哪些旅游纪念品“出镜率”最高。
西安旅游纪念品“出镜率”排名
第一位:玉制品
100个摊位中,这类商品出镜82次,排在了第一位。包括手镯、项链、坠子等,价格从10元到50元不等。在记者调查的三个市场中,几乎每一个市场的每一个摊位都陈列着相关的商品。记者在书院门的一个摊位前询问,老板表示:“这镯子是蓝田玉的,你要的话25。”
第二位:文物仿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经历了周 秦汉唐 等朝代。因此,所有的纪念品中,包括青铜、陶瓷质地的文物仿品排在第二位,出镜率82%,其中又以书院门卖这类商品的最多。40家摊位中,有35家都有所涉及。
第三位:饰品
排在第三位的,是各种材质的手串、手镯和镜子,出镜率为77%。其中,景泰蓝镯子基本上10元/个,景泰蓝化妆镜则从10元到50元不等。而号称紫檀、蜜蜡、碧玺等材质的手串,价格则从1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几名北京游客在一个摊位前看了看这些饰品,说:“这东西咱们北京那到处都是,用不着在西安买。”
第四位:兵马俑
作为陕西旅游的名片,兵马俑自然不能忽视。小到指头大的树脂兵马俑摆件,大到20厘米高的兵马俑装饰品,100个摊位中卖兵马俑摆设的,就有75家。除了单独的人俑,还有铜车马、人俑套装等,“出镜率”也很高。
第五位:皮影
记者统计发现,就数量上来说,贩卖皮影的摊位达到65家。其中,北广场20家,书院门25家,回民街20家。既有带操作杆的皮影,也有单独一张的人物皮影,还有镜框装饰好、用来当装饰的皮影。
第六位:手绘地图、明信片
去一个地方旅游,在当地给朋友寄一张明信片,会让人觉得有“文艺范儿”。而千篇一律的 印刷版 地图,也很难满足年轻人新奇、时尚的需求。于是,商家纷纷推出了手绘版地图,上面标注了主要景点的位置、公交线路以及吃货指南等。纪念品出镜率排行榜中,这类商品以43%排在了第六位。
第七位:熊猫主题服饰
记者采访时,正巧碰上了从成都来旅游的王喆和他的女朋友。俩人看见街边贩卖的熊猫主题的马甲、帽子、小包时,惊讶地说:“这些和我们成都的大熊猫基地里面卖的纪念品一样。”41个摊位中,马甲的价格分为55元、60元、65元、70元和80元五个档次。
第八位:布艺包
在大雁塔北广场,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摊位前都挂着各种各样的小包,既有珠子材质、儿童的,也有布艺材质、成人的,这些包大多以斜挎为主。而到了回民街,除了小包之外,还有 民族风格 的单肩包、手包等。记者数了一下,一共有36个摊位卖这类产品。
第九位:梳子和万次火柴
类似牛角质地的梳子和一种名为“万次火柴”的纪念品,并列排在第九位,而两者的售价也都是10元/个。记者在一个摊位前观察了20分钟,只有一位游客拿起来看了看,大部分游客并没有询问或购买。西安市民张先生不明白:“这种火柴,能否算得上西安旅游的纪念品?”
第十位:乐器
这类纪念品以书院门最多,主要是埙、笛子等。
不过,记者调查中也发现了三条纪念品一条街各自“有特色”的东西。北广场中,很多摊位前都挂着儿童玩具,比如小女孩喜欢的天使翅膀、掐着脖子就会叫的玩具鸡、卡通人物的面具以及玩具公仔。书院门中,刻章、字画、毛笔等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两条街,回民街中有很多丝绸制成的围巾、旗袍和睡衣等。
现状:旅游购物收入所占比不到20%
“吃、住、行、游、购、娱”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其中,“购”主要指的是购买旅游纪念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目前仍存在旅游业结构性不合理、旅游收入分配明显不均的弊端。在发达国家,旅游购物要占到旅游经济的40%-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内旅游收入约2.63万亿元。按照这个数字估算,如果中国旅游商品销售的比重能够达到旅游总收入的40%,那么,仅旅游商品的销售收入就能达到1.05万亿元。市场潜力之大,毋庸置疑。
但是,干了六年导游的张莹却对记者表示:“在国内旅游购物,游客的心理预期比较低。他们觉得到哪里都能买到这些东西,几块钱、几十块钱,玩一玩就扔了。”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怎么又是你。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专家:创意生产销售产业链亟待完善
如今的旅游纪念品市场,面临着有购买力、有市场,但没有产品的尴尬局面。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表示:“有些地方能做出很好的创意旅游纪念品,但这些产品都面临侵权的问题。一旦它们有了市场,很快就被模仿,产品越好卖,越容易被大量的模仿。这样一来,前期产品研发时的成本可能都收不回来,等于给别人做了劳动,所以大家现在都不愿意去做创新。”
此外,就产品质量而言,都是由一些地下工厂或作坊批量生产,然后送到各个旅游景点批发销售,很难有纪念价值。“比如一些纯手工制作的产品,每一个和每一个可能都不一样,再比如有的东西可能会留下时代印记或者有升值空间,这样的纪念品现在很难见到”,张燕形象地称其为“往山里搬石头”,“既然每个地方买的东西都差不多,大家的进货渠道又都一样,我为什么要在你这买?”张燕指出,不仅是陕西,从全国来看,旅游纪念品市场都存在着——从创意到生产,从加工到运输的产业链的完善。“不能光想着挣门票钱,门票钱只是旅游经济的一部分。”
为此,张燕建议:抓住当地具有唯一性的原材料就地取材,再结合本地特色。由政府和旅游局出面,组建团队进行设计和研发,将市场和创意相结合,满足不同人的各种需求。“在这一点上,政府必须要先行动,才能带动市场。”其次,有关部门必须要完善、净化市场。“每个产品都打上标签,让游客能追根溯源,这就将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连贯了起来,保证商品质量。
链接:看看其他地方怎么做
英国:英国商店内出售的旅游纪念品种类十分丰富,既有文具、玩偶,也有成人愿意购买的各种纪念品。甚至连厨房用具、洗手液、镜子甚至袋子等都被设计成了带有景区元素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法国: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为例,博物馆的商店会出售一些纪念性邮票,而这些邮票多以馆内经典藏品、艺术品为蓝本,同时这些邮票只在博物馆的旅游商店内销售,使景区纪念品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美国:在美国很多报刊亭都会出售一种旅游商品,它以各个年代曾经流通过的硬币为原型,游客可以选择在硬币的一面打上自己的名字或是自己喜欢的一句话,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有当地政府认证的印记。
中国台湾:去年7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一款纸胶带,上书康熙皇帝的朱笔御批“朕知道了”。当天傍晚上架500盒,第二天就售罄。隔天又紧急进货700盒,结果,半小时就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