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书写三秦水利建设“传奇”的“水电铁军”
01.09.2015 11:18
本文来源: 水利厅
目前,一个纵跨南北、横贯东西、覆盖全省、支撑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大水利格局已经形成!一个气势磅礴,规模巨大,超越历史的水利建设进程高潮迭起!
青山作画,碧水点睛。翻开陕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篇章,总会闪现一支骁勇善战、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水电铁军身影。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宝鸡峡引渭灌溉、70年代的石头河水利工程、90年代的东雷抽黄续建工程、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再到21世纪的引汉济渭,这些对我省水安全体系至关重要、意义非凡的标志性工程,全部是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深深扎根陕西63年来,中国水电十五局(前身为陕西省水电工程局)始终立足三秦大地,辛勤耕耘,甘于奉献,用陕西水利建设开拓者的勇气和智慧,施工承建水利水电项目246项,谱写了一个个治水新篇章,为我省的水源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就追随水电十五局的足迹,见证这支水电铁军在陕西水利建设中那些令人难忘的激情岁月。
石头河水库:
为关中粮食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关中地区是由渭河川道、渭北旱塬和陕西段秦岭以北山区组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渭河川道和渭北旱塬面积3万平方公里左右。作为陕西粮棉油高产稳产地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缺少水利工程,水调控能力差的问题就暴露出来。
为此,陕西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了几座大型水利工程,在渭河林家村修建了宝鸡峡工程,在千河上修建了冯家山水库,在石头河修建了石头河水库,在渭南修建了东雷抽黄工程等,主要是解决当时农田灌溉,保证粮食稳产问题。
继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后,1973年,水电十五局又承担了石头河水库的建设任务。
石头河是渭河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自南向北流经太白、岐山、眉县,从斜峪关出来后流入渭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方针、全民动员大兴水利的形势下,我省调集上万人马,在斜峪关石头河两岸安营扎寨,兴建石头河水库。
“石头河,石头多,千年万载没奈何,今日水电大军来,要把河水库中锁”。那时的水库建设工地,犹如一个小城镇,主力人员就是水电十五局约4000名工人。每天上班号声响过,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夹杂着推土机、装载车、挖掘机,潮水一般涌向大坝工地。
1974年以前,随着全省水利事业的发展,该局虽然添了一些机械设备,增加了机械施工内容,但机械化施工还谈不上。1974年石头河水库工程决定机械化施工后,在省委的支持下,他们制定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施工方案,经过不断试验和实践,解决了机械作业中的配套工艺和其他关键课题,逐步形成了土方、石方与反滤料填筑、水利开挖、砼浇筑等机械作业生产线,实现了综合机械化施工。
有了机械化的武装,1977年到1978年上半年,石头河建设先后打响了五次大会战,挖、装、运、卸、碾大坝一条龙生产线日夜不停,大型电铲(挖掘机)与大型自卸运输车紧密配合,为大坝源源不断地运送沙石,大吊车、平板式汽车为起吊转运设备穿梭奔忙,遂洞开挖运渣的扒渣机,电动矿石车时出时进,从不歇息,沙石筛分楼工地总是灯火通明,昼夜工作,长虹似的皮带运输机穿山越岭给大坝运送着土方,其场面雄伟壮观、热火朝天,新的生产纪录不断出现。
1978年10月,在石头河水库工地召开了全国“水利施工机械化经验交流会”。石头河土石综合机械化施工工艺获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技大会奖,同时,受到国家水利电力部多次表彰。
1981年,凝结了该局4000名职工心血的石头河水库建成运行,它被誉为当时“亚洲第一高黏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114米,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养殖等功能,总库容1.4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8.5万公顷。
东雷抽黄续建:
渭北旱塬上的富民工程
千百年来,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渭北地区发展的瓶颈,而在旱塬脚下,滔滔的黄河水穿越晋陕峡谷白白的流过。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陕西省委、省政府就大胆提出把黄河水引上渭北旱塬,解决干旱缺水的重大设想。
1975年8月,东雷抽黄灌溉工程动工兴建。作为我省关中东部利用黄河水资源修建的大型多级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它1979年至1987年相继投入运行,灌溉4个县13个乡镇,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
然而,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由于东雷抽黄工程兴建较早,标准低、质量差,渠道填方沉陷淤积,行水能力减弱,砼衬砌板脱落毁坏,造成渗漏,灌溉期间水毁也频繁发生。
为此,1990年7月,我省决定进行东雷抽黄工程的续建。
东雷抽黄灌溉续建工程也称东雷二期抽黄灌溉工程,位于渭南市北部旱塬地区,设计引水流量4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26.5万亩,其中扩灌蒲城、富平、大荔3县共85.5万亩农田,补水灌溉交口抽渭和洛惠渠两灌区农田41万亩,同时可解决灌区30万人饮水困难。
该工程是陕西省首次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和多方集资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项兴陕工程之一。可以说,东雷抽黄工程的成败,关系到陕西省的国际声誉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最终,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又落在水电十五局的头上,他们承担了东雷抽黄续建工程70%以上的工程量。
从渠首合阳太里湾枢纽到大荔北干二级抽水站再到蒲城下寨三级抽水站,水电十五局十几个重点工地长达160余公里。为了确保质量进度,他们从施工攻坚布局、人员组织、设备调配、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周密计划。先后调集了四个工程公司、两个机械厂的1000余名干部职工,和230余台(套)机械设备参与施工。
1997年年初,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发出了6月30日必须确保干渠通水的战斗号令。水电十五局广大干部职工不摆困难,不讲条件,日夜奋战,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一个个喜报:
5月20日,干渠咽喉工程——下寨渡槽工程封盘竣工;
5月22日,又一拦路虎——总干渠四大填方工程全部完工;
6月6日,总干渠三级站出水塔顺利封顶;
6月30日,滔滔的黄河水终于按期引上了渭北旱塬。
庆典大会上,这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作风过硬、素质过硬的水利施工专业队伍得到了省农业发展小组授予的通水会战“先进单位”锦旗,被省上领导赞誉为“干出了九十年代水利施工的高水平”。
2007年1月10日,作为我省最大的抽黄灌溉项目——东雷抽黄灌溉续建工程(干渠以上),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竣工验收,被评定为优良工程。通水10年间,灌区灌溉农业总产值累计达13.29亿元,增加产值8.3亿元,人均1796元。
黑河引水工程:
解决关中城市水荒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省水利在基本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后,又遇到了日益加剧的城市“水荒”难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居于首位。原来,解放后,西安虽建了几座自来水厂,但除了自来水三厂等是用浐河水,其余大都是抽取灞河、渭河等区域的深层地下水。几十年来,越抽地下水位越低,西安的地下水成了漏斗状,钟楼、大雁塔都由于地下水位的急剧变化,发生沉降、倾斜。
1995年夏,西北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号称“米粮川”的关中大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尤其省城西安,暑期高温徘徊不退。长期的干旱造成地表水断流,地下水位下降,西安迎来了真正的水荒。
当时,“饥渴”的西安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市民排成长龙等待接水的场景比比皆是;城市地基下沉,10多条50公里长的地面裂缝加速扩展;大批古建筑遭到破坏,钟楼下陷基座开裂,大雁塔倾斜……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曾强烈呼吁:抢救西安,刻不容缓!
面对严峻的局面,省市政府反复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做出了加快步伐早日引黑河水进西安的重大决策。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就是以向西安市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田灌溉、发电和防洪的水源工程,由拦河坝、泄洪洞、引水洞、溢洪洞、坝后式电站及副坝等建筑物组成。
作为陕西省的头号工程,它的规模之大、地质之复杂、工程之艰巨、工期之紧迫,在陕西水利史上都是罕见的,就是在国内也非常少见。
期待的目光中,同是陕西儿女的中国水电十五局,又投入了修建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建设的硬仗中。
开工伊始,他们就以建设精品、追求优质为己任,采取全面措施,严格过程控制,做到组织、思想、职责、制度、过程“五落实”。
位于周至县黑峪口东侧的黄池沟0隧洞,是黑河引水工程的“咽喉”,因地质条件恶劣、塌方频繁、施工进度缓慢,被有关专家确诊为西安黑河引水工程的“癌症”洞段。
中国水电十五局进场后,精心编制了施工组织方案,在不断总结掘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一边掘进、一边喷锚支护、分段跳跃衬砌的施工方法,使成洞段一点点向前延伸,甚至创造了月成洞67米的纪录。最终,1996年2月27日,0洞比计划提前两天实现了全面贯通,为当年6月份引水进西安解救水荒铺平了道路。
施工过程中,中国水电十五局还创造了3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其中,拦河坝坝高130米,是当时全国已建成的最高高黏土正心墙砂砾坝之一。
经检验,黑河金盆水利枢纽主体工程14266个单元工程全部合格,优良率90.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盆水利枢纽大坝经受了5 12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大坝变形及渗流都属于正常状态。
目前,西安市自来水需求量为164万立方米/日,其中黑河引水达110万立方米/日,占67%,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相继获得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奖(大禹)奖和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继石头河水库之后,又一座陕西省水利工程登上中国工程建设之巅。
抢抓新机遇
省内项目多点开花
进入21世纪,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水电市场,中国水电十五局自我加压,抢抓机遇,着力以改革促发展。实现了从“立足陕西,面向西北”到“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的战略转变。
2005年至今,中国水电十五局在进军国内水利水电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国际项目的同时,在陕西的水利项目更是多点开花。
——汉江蜀河水电站。千百年来,流淌在秦巴大地上的汉江一直是陕南人民的“母亲河”。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就开始酝酿汉江梯级开发,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汉江流域开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社会各界也对此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期盼,最终形成规划:在汉江干流上兴建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白河七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1万kw,年发电量70亿kw。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加快了汉江梯级电站的建设期。
2005年12月26日举行“汉江流域梯级电站”标志性工程蜀河水电站开工典礼。蜀河水电站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汉江梯级开发,带动陕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陕西汉江投资开发公司在汉江梯级开发上投资的第二个大型工程项目。
该工程位于汉江上游的旬阳县,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年平均发电量9.67亿千瓦时,工程总投资19.5亿元,总工期57个月。中国水电十五局有幸率先进点,承担蜀河水电站前期建设任务,随后一举中标砂混系统及左右岸开挖等近4亿元项目。
在这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面对施工条件恶劣、环境艰险、工期紧、工程任务重、管理跨度大、施工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因素,中国水电十五局迎难而上,在精细施工上做足文章,终于使所承担的前期工程建设任务以“进场快、进度快、施工快、质量好”,赢得了业主和地方政府领导的一致赞誉。
——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境内,是我省和延安市确定的“十一五”重点水利工程,承担着工业用水和城乡生活供水,兼顾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功效。建成后,对缓解延安石油化学工业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延安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了水库大坝、溢洪道、电站厂房、导流洞等工程。
在该项目施工中,中国水电十五局项目部全体员工以“继承延安精神,造福老区人民”为信念,克服了施工征地、资金短缺、设计变更多等困难,严格按照节点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2012年,汛期降雨时间长,要达到工程要求的806米高程,需要70万立方米的填筑量,时间仅有80余天,施工任务异常繁重,压力特别大。项目部及时调整计划,按每月不低于30万立方米、每天不低于1.5万立方米的填筑强度重新配置了人力和设备,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办法和激励措施,开展了大干75天的劳动竞赛活动。活动期间,日最大填筑强度达到2.2万立方米,月最大填筑强度达到44万立方米,提前28天填筑到预定高程,创中国水电十五局施工纪录,为行业领先水平。
——延安黄河引水工程项目。滚滚的黄河水涛声、轰隆的机械声、测量放线的呐喊声,当前,由中国水电十五局投资30亿元,与延安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延安引黄工程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繁忙的景象。
延安黄河引水工程由调蓄水库枢纽工程2个、加压泵站工程6座、隧洞工程6条及沿线管线四部分组成,是以黄河和清涧河为取水源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全长83.35公里,总投资29.7亿,建成后,可解决延安新区、延川等工业园区生产用水和榆林市清涧县在内的100万群众的生活用水。
为解决延安发展受水资源瓶颈制约的因素,目前,水电十五局全体参建人员正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力求早日实现黄河引水到延安地区。
——引汉济渭项目。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针对关中地区严重缺水和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一项省内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屏障,主要由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输水隧洞三大部分组成。
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秦岭输水隧洞椒溪河隧洞段主洞长6592米、支洞长324米。支洞开挖与支护已于2012年12月底完成。由于隧洞上面二三十米就是椒溪河,埋深小、水压大,施工经常发生突涌水、涌泥。据悉,在2013年,隧洞就发生了3次突涌水。
水电十五局采用国际先进技术TBM(隧道掘进机)参与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南段施工。总重1400余吨、长317米的TBM在地下2000米深处掘进,平均每月掘进500米,开启了穿越秦岭主脊的岭南施工段建设施工新模式。其速度是普通钻爆法的3~4倍,从技术、施工工艺上解决了独头长距离掘进遇到的问题。
三河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坝肩开挖高度230米,施工人员现场背扛、肩挑将设备、物资转运到山顶,严控高边坡施工技术、确保质量与安全,用时10个月,完成开挖量约150万立方米,平均每月下降23米。顺利实现了截流前的各项施工任务,为枢纽工程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困难不小,但中国水电十五局执行董事、总经理梁向峰向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立下“军令状”:“一定继续发扬攻坚啃硬的水电铁军精神,确保工程2017年通水目标。有信心将工程建成文明工程,向省委、省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水利队伍,中国水电十五局的根,深扎在三秦大地。他们始终不忘回馈社会,回馈陕西,年均为陕创造就业岗位30000个,积极参与省内“两联一包”、为延安雨涝灾害及社会贫困生、困难户、残疾人累计捐献救助款近千万元。利用省政协平台,积极呼吁解决事关群众身心健康的咸阳长庆石化污染及交通不畅问题,并就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言献策,彰显央企担当。
“我们乡音不改、故土情深,大家的心始终与陕西相连,与陕西水利相连”,正如中国水电十五局执行董事、总经理梁向峰所说,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陕西是重要节点省份。未来,水电十五局将始终坚持“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价值”的优良传统,牢牢把握陕西水电建设新机遇,继续发挥在水利、水务、水电方面的技术、管理优势,积极参与水利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为
陕西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 水利厅
01.09.2015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