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安:拧紧“水龙头”破解“水危机”

25.05.2015  10:06
          西安人均水资源量277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7,比沙漠之国以色列还少10多立方米。这样一个全国最严重缺水城市,是如何华丽转身为全国节水示范城市的呢?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调查。
     
          目前,西安万元GDP用水量为34.64立方米,仅为全国水平的1/4;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4.52立方米。“十二五”期间,西安累计节水近三成。全市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94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474亿元,实现了经济增长用水量稳中下降的良好局面。
     
          “节水优先”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提起水,西安市民很是怀念昔日“八水绕长安”的胜景。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八水胜景不再,西安连年遇旱。每年夏天,断水、限水几成常态,“水危机”成为全民忧患。
     
          随着石头河水库、黑河金盆水库的相继建成,西安“水危机”初步缓解。
     
          破解“水危机”,一要开源,二要节流。1993年,西安出台了节约用水条例,科学确定用水总量,核定用水指标,形成水资源宏观控制指标体系。
     
          10多年来,西安市出台节水相关地方法规4部,加上各地节水规章和一系列标准,画出了一条条节水用水“硬杠杠”:对耗水量大、用水效率低的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对低耗水、高附加值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对工业废水零排放企业,优先满足用水……
     
          节水优先,倒逼结构调整。西安市压缩印染、纺织、冶金、造纸、机械加工等高耗水行业,特别是从2006年以来,仅规模以下造纸厂就关停300余家,使全市造纸企业控制在20家以内,并全部进行了循环用水工艺改造。
     
          “一龙管水”促全域全程节水
     
          2009年7月,西安市将取水、供水、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统一划归市水务局管理,并成立了西安水务集团,打破了多年来职能分割、多头管理的体制和格局,使节水贯穿于全领域、全过程。
     
          节水深入社会。西安市自来水公司,投资3700万元建成工艺水回用系统,基本实现了南郊水厂、曲江水厂“零排放”。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用水近900万立方米。推广电子管网测漏技术,使城市管网平均漏损率降至13.6%。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除饮用水以外,生产全部采用再生水,每年节约自来水1800万吨,节约水费支出400多万元。西安市丰庆公园,将园内丰庆湖水由原来的自来水全部替换为再生水……
     
          节水深入生活。新城区东尚社区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逾万人。小区率先引进使用“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水在地下与地面的温差供暖取凉,确保所抽采的地下水基本回灌。小区还对公共区域和业主家庭用水器具严格把关,凡未达到国家规范标准的一律禁用。日前,60多岁的刘奶奶向记者传授着她的节水窍门:“我家洗菜水第一遍倒掉,第二遍拖地,第三遍洗碗。洗衣服不是有一件就洗一件,而是积攒一缸后再洗。”
     
          节水深入校园。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对浴池进行智能化改造管理,使节水率提高到50%以上。西安思源学院还建成污水处理厂,将再生水全部应用到冲厕、景观用水上,效益十分可观。另外,节水从娃娃抓起。目前,节水知识已纳入中小学生课本。李仪祉——陕西水利博物馆,已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西安市累计购买并免费发放节水龙头10万余支,节水马桶2000多套,累计受益5万余户。节水器具推广率提高到95%。2015年计划新建再生水取水点10个,再生水管网10公里,新增再生水设施规模5万立方米/日。并拟将非居民生活用水由现行每立方米4.9元提高到5.8元。
     
          做好“加减法”,拧紧“水龙头”
     
          按照“截留雨洪水、调蓄地表水、涵养地下水、调剂生态水、用足再生水、用好地热水”发展思路,西安市近年来不断做好节水“加减法”。
     
          做好“加法”,弥补先天不足。首先,向污水要潜力。目前,西安市共建成2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202万吨。2014年,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由2011年的80%、60%,提高到93.5%和76.5%,年度考核连年名列全国前三位。今年将启动11项污水设施新建扩建项目,新增污水处理97.5万吨/日,力争年底全部建成。
     
          其次,向雨水要潜力。为改变暴雨后城市“看海”现状,市政道路绿地加强集水功能,通过沣西新城在建的一条6.8公里不间断生态绿廊,形成中央雨洪系统,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存储和回收,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据测算,系统建成后,通过收集、存蓄、渗透、净化,沣西新城雨水综合利用率将高达80%,节约绿化景观用水支出1.5亿元。目前,西安市已建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21个,年人工雨水收集面积达294万平方米,年人工雨水收集量27.7万立方米,相当于4000人一年的用水量。
     
          做好“减法”,降低水资源使用量,遏制地下水超采。近年来在市区内已累计封停、填埋各类自备井2215眼,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2亿多立方米。如今,西安市地下水位连年回升……据了解,自2009年全市第一口地下水回灌井建成以来,回灌的自来水足以填满640个标准游泳池。最明显的成效是,已向西北方向倾斜1米多的大雁塔,自2006年起开始平均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缓慢归正。
     
          另外,西安市先后3次调整市区自来水价格,拉开了各类用水差价,初步形成了有利于节水的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