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人大代表扎根群众 代言又带富履职常态化

28.04.2015  18:08

    西部网讯(通讯员 赵攀强 李道广 程高科)近日,笔者从旬阳人大了解到,近年来,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代表履职的基本形式,通过搭建履职平台,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履职渠道,健全制度机制,使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深深扎根于群众沃土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履职为民步伐,实现了代表履职常态化。

     代言民意面对面

    调查中了解到,2014年10月1日,小河镇第四选区的县人大代表杨明海通过民情日记反映的问题解决了——小河镇棋盘村3000米的饮水主管道铺设顺利竣工,50余户200多村民用上了自来水;稍早前,投资270多万元的乾佑河大桥通车,方便了东山村四组和棋盘村100多户人家的生产生活。

    郭芳代表在接待选民中得知,构元镇构元社区一组移民安置点卫生状况差,提出尽快成立镇环卫所强化环卫工作的建议,镇上及时落实,加强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安置点环境干净整洁了。

    这是发生在旬阳县45万群众身边的人大代表察民情、解民忧的真实写照。

    为拓宽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将县镇人大代表按照便于组织和开展活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就地编为180个代表小组,每个代表小组建立规范固定的代表工作室,作为代表日常活动场所,推行选民接待日制度,“每月十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以代表小组为单位进行,每次安排一至两名代表参加”;制作《人大代表民情日记》,要求每位代表每年“记民情日记不少于60篇”;在人口聚居点设立“代表信箱”,专人负责定期开箱查收,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提出建议、意见,通过“三查(察)”活动跟踪督办促落实。目前,全县建起规范化代表工作室180个,代表人手一本《民情日记》随身携带,群众有事找代表面对面反映、零距离交流,使民意表达更顺畅、民意反映更接地气。

     融进选民心贴心

    同样是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在旬阳县东区仙河镇县人大代表徐荣茂2014年捐款70万元,带动近20名在外创业能人,捐资近180万元回馈家乡,先后顺利完成了仙河镇王坪村跨河大桥和金子沟通村路硬化工程,解决了当地5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捐献30万元,帮助改善仙河初中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他每年还资助6名旬阳中学贫困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我虽在外创业,但根在仙河,时刻都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父老乡亲的生活,能认真履行代表指责,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由衷的高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徐代表的心声。

    在旬阳,像这样把好事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的人大代表不胜枚举。

    为增进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察民意、解民忧、办实事,旬阳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联系代表办法和密切联系群众意见,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5名人大代表、5名群众,每名人大代表各联系10名群众的“双联系”活动,实行联系对象3年不变,同时要求“每个代表年联系原选区选民户不少于三户,为选民办实事不少于三件”。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387名县镇人大代表固定联系选民逾万人,办惠民实事5000多件,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心更近了。

     小康路上手牵手

    去年,县人大代表、城关镇颜坡村支部书记朱学琴自己带头种植烤烟60亩,带动全村2014年发展烟草500多亩,产值达100多万元,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兑现了她“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诺言。

    石门镇县人大代表方长青经深入调研后,投资5000余万元,按照“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在家乡石门镇石门村一组建设年加工2万吨的“石门贡米”加工生产线,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解决300村民就业,使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00余元,帮助家乡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袁修龙代表依托自己在旬阳县双河镇创办的隆科合作社,发展“订单蔬菜”560多亩,带动周边200多农户种植各种反季节蔬菜水果1200亩,产品远销县内外,效益大大提升,让群众尝到了甜头。

    在引领群众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上,旬阳县各级人大代表始终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这一切源自于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代表全员创优和“人大代表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人大代表;落实代表工作经费,建立代表履职承诺制度,定期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活动,“代表向选区选民的年度述职、选民评议代表每年开展一次”;根据代表的不同界别、优点特长为其设岗定责,建立代表履职绩效档案,将其履职情况作为年度评优、连选连任等重要依据。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出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