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大学生村官扎根山村7年

12.01.2015  19:04

安康 市旬阳县吕河镇桂花社区是巴山深处的一个偏僻山 村。受地理条件限制,全村除了半山腰有一块不到8亩的平地,其余全是陡坡地,这里的经济、文化也相对滞后。7年前,20多岁的大学生余锋通过层层选拔,成 为一名被群众全票推举出来的社区“娃娃”书记。经过7年来的历练,余锋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的同时,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走门串户初任村官的摸索

余锋告诉记者,他2007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2008年9月考上了旬阳县首批大学生村官,被选聘到原旬阳县桂花乡梁河村任村支部书记助理;2011年10月25日,高票当选为旬阳县吕河镇桂花社区村支部书记。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尽管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不可否认还是有点失落。农村的工作很琐碎,看着其他人每天都那么忙,我却不知道该做什么,心里挺慌,很茫然,对于刚出校门步入农村,我对怎么和农民打交道,怎样开展工作知之甚少。”余锋回忆说。

据余锋回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多月后,他开始主动找事做,从小事做起,挨家挨户去村民家里,跟他们交谈聊天。“他们留我吃饭,我也不客气,没把自己当外人。等慢慢融入这个环境后,我就开始思考怎么去开展工作。

为了能让自己迅速融入到村民当中,余锋购买了摩托车,每天骑着走门串户,到田间地头跟村民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代理群众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问 题,仅仅利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社区322家农户。就这样慢慢地从一个农村工作的“门外汉”,逐渐变成了能独立开展工作的“行家里手”。

驻村日志为村民排忧解难

余锋把全村的贫困户、特困户都一一记在自己的《驻村日志》上,装在心里,给他们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

社区村民李长俭一家5口人,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在外打工不慎致残,瞬间一家“老、弱、病、残”占了个全。父亲李绪启年老体衰要人赡养,自己身残 需要照顾,两个儿子一个智障、一个上学。面对这么一个家庭,余锋决定一件一件着手解决,把老人送到镇上的敬老院;把傻儿子送进县上的博爱医院治疗;上学的 仍安顿上学,不让其辍学;给李长俭落实低保和残疾补助。李长俭去世的时候,不仅家徒四壁,而且妻子在外打工无人主事,余锋和班子成员一商量,决定由社区承 揽后事。没棺材,余锋去赊,购买办丧事物品没钱,余锋争取镇民政拨付了3000元,为了置办酒席,他和村主任亲自下厨。看着把李长俭风风光光安葬,群众把 感动的泪珠挂在眼眶上,把对干部的信赖深深根植在心中。

社区村民吴攀安和妻子体弱多病,家庭单靠种地根本满足不了生活需求,余锋不但给其按政策办理了低保,还向镇政府推荐他们担任集镇清洁工,从根本上解决了该户家庭的生活困难。

社区一组的聋哑人吴兴利和老伴在该安享晚年的时候,40岁的儿子意外被电打死,儿媳带着孙子离家出走,看着老两口生活艰难,余锋三天两头送点粮油, 或是拿些衣被去看望老人。最让他揪心的是老人的住房,椽木檩料歪斜腐朽,石板房皮破损风化,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新盖吧,仅靠国家补助的3万多元也盖不起 新房;不新盖吧,多拖一天就多一份危险。余锋召开村委会,决定千方百计也要给老人盖一座新房。余锋代写申请、跑手续,争取补助;退休老支书向老板化缘;主 任和文书动员人情份子,村干部和党员纷纷捐献爱心。钱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接下来,村干部齐上阵,跟着工程队一起干,不到3个月,硬是给吴兴利老两口盖起了 三间砖混新房。

7年来,余锋协助村两委走访帮扶老党员干部、五保户、低保户、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以及农村转业待岗军人100多名,在他与群众之间编织了一张“连心网”,让老百姓从心底感受到了余锋的感情投资。

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桂花社区两条沟四面坡,千余人口中竟有近百名智障者,社区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难成气候,贫富差距悬殊,社区发展水平低下,余锋深知做好基层农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是他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桂花社区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去了,余锋就带领老人和妇女在家种魔芋、搞养殖、兴药材、栽烤烟,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十足。余锋联系邀请县镇农技专 家讲解沼气、栽培等技术讲座50余次,培训农民500余人次,多次组织致富能手向群众“传经授艺”,受益群众达100人次,输出劳务300余人,种植魔芋350亩,发展畜牧业大户5户。完成了2条硬化公路维护、100余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多方协调资金解决了屈家垭32户109人出行难问题。完成了100余 户边远乡村特色民居建设工程,30户移民集中安置工程。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800元增加到2014年的9640元,基本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任 务。

余锋认为社区和谐的关键在文化,他牵头组织了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经常性地开展乡土味儿十足、农民欢乐开怀的文化活动,农民自编自演。好媳妇、好公婆、好公民成了群众争相追求的荣誉,搓麻将、搬是非、扯皮闹事的现象渐渐销声匿迹。

当村官以来,我经历了第一次拥有工作时的兴奋,第一次翻山越岭累倒后的辛苦,第一次被百姓误解辱骂时的委屈。曾想过放弃,我一个高校毕业的男子 汉,靠自己的能力干什么都能赚钱,不一定非要当个村官!但面对村民们的热情和尊重,面对山里人对于经济发展的渴望,我便决定坚持一直走下去,引领群众致 富,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群众满意和认可。”余锋说。文/图本报记者吴琛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