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习仲勋创办《关中报》始末及经验
核心阅读
习仲勋不仅是陕西、甘肃两地边区革命根据地最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关中分区的直接领导者。在主政关中分区期间,他领导和创建了中共在关中地区的分委机关报——《关中报》,在具体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新闻宣传思想。
中国人民的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为领导边区军民有效地进行反对国民党的摩擦、封锁斗争,时任关中地区分委书记的习仲勋适时地创办了《关中报》。1940年4月12日,在关中地区分委的驻地——新正县雷庄塬畔的一户农家窑洞里,第一张《关中报》油印出来了。从创刊到1950年4月停刊,10年间先后印刷700多期,发行58.6万份。该报为四开二版的油印或石印周报,也曾出版过三日刊、五日刊和不定期刊,版数为两版或者四版。报纸紧密结合关中分区每个阶段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党的正确政治路线,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被誉为“黄土地孕育的红奇葩”。
作为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斗争武器,《关中报》不仅及时、大量报道前方战况、国内新闻、国际时事,发表军事评论,还对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和民主建设等给予充分翔实报道和舆论推动,鼓舞边区军民斗志。以1947年5月30日、10月17日以及12月9日出版的三期《关中报》为例,该报既有反映大生产运动的相关消息,也会发表如《战时要爱惜民力》《选举中的几点经验》《开展普选运动》等类型的时事评论。此外,还不定期刊发文艺副刊,主要是散文、诗歌、快板、民谣、民谚、漫画等等,以指导农民生产,促进边区文化建设。
习仲勋在领导创办《关中报》的10年生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闻宣传思想。
一是加强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习仲勋对《关中报》采取“抓政治、严把关、多指示”等多种领导方式,狠抓《关中报》的质量,亲力亲为指导办报。他不但与班子其他领导一起对拟发表的重要稿件进行多重审定把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为了保障报纸的稿源及质量,还经常亲自动手撰写文章为该报投稿。习仲勋曾明确要求写文章、办报纸“只能遵循党的统一方针”,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和发挥党报作为斗争工具的特殊作用。根据当事人回忆,毛泽东曾给陆定一、博古分别寄送了一份《关中报》,向两人推荐其中两篇他认为“在大报也难看见的好文章”,随后转载到了《解放日报》。
二是切实践行群众路线。习仲勋曾经指出,只有坚持将共产党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宣传,对民众的呼声认真悉心地听取,相信人民群众所蕴藏的伟大力量,能够动员人民群众一块去做事情,最后都能取得胜利。反之,如果强迫或者命令,十件事情中就会有十件事情都办不成功。《关中报》在当时不仅仅是关中分区党委的喉舌,更是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代言人。所以,它“从创刊时就有一个原则: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大家看。”习仲勋对报社工作人员提出办报的工作方针是:新闻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办报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具体实际出发。他还要求报纸用老百姓的话讲百姓的事,让他们尽可能地读懂听明白。
为此,他们经常随军四处迁移,注重学习广大战士的语言,对战地实况进行通俗化报道,力求文章语言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形象生动的口味,比如把做农活时“锄地挖得不深草没锄净”叫“猫儿盖屎”,把“派生的岔苗没有取掉”叫“光棍挎娃”等。文章的标题也力求通俗易懂,如《文书看了报,变成牛医官》等。与此同时,报社积极提倡干部及积极分子组织读报小组,在田间地头利用劳动休息的空闲时间,让具备识字或者阅读能力的人把报纸内容读给不识字的人听。正是由于《关中报》能够大力践行群众路线,得到了边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该报在文教群英会上获得了边区地方模范报纸的荣誉称号。
三是高度重视培养通讯员。习仲勋把建立广泛的通讯网作为报纸深入联系群众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方式。《关中报》社建立了严格的通讯制度:一是相隔近一个月就会出版一期《通讯通报》;二是做到平均每半个月对记者复信一回,报社专门设立通讯股,尽可能地对一般通讯员的来稿进行复信;三是根据编辑计划印发“写稿要点”;四是把通讯员不能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进行不定时间地整理,整理出来的文稿作为重要的内部参考资料,等等。此外,还全力培养通讯员,利用通讯员这个纽带积极密切联系广大读者,听取和研究他们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为了提高通讯员投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报社还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的方式。如“1945年10月,《关中报》为了切实解决通讯员普遍存在的物质困难,每月向每一个通讯员发一支毛笔和三张白麻纸;每月还特意增加五两灯油,以便于通讯员夜间写稿”。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通讯员,报社给予他们的物质奖励相对而言就更加优厚了。比如“1944年10月,《关中报》模范通讯员包轲岗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不仅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还被授予个人甲等奖,奖励他一块毛线毯子、一件毛衣和一双棉鞋”。正是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下,许多以前不识字的农民群众都开始积极撰写新闻了。据不完全统计,1944年1月至8月有636人共计投稿2568篇,1945年7月至次年2月,投稿的通讯员人数达856人。该报能够成为边区地方模范报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普遍的通讯网,并深深植根于本地干部和积极分子中间”。
四是积极发挥新闻宣传的教育作用。习仲勋特别重视新闻宣传的教育作用,将动员群众即向人民群众开展宣传作为边区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他曾在一封贺信中指出“报纸是什么?是一种工具……是指导工作的工具,也是指导干部学习的工具”,“是很好的一个学校”。他不仅是这么说,而且也是这样做的。1941年6月末,作为法西斯主要成员国的德国向社会主义苏联发动战争侵略,第二师范学校的师生对这个重大国际事件在认识上出现了很大分歧。当时兼任这所学校校长的习仲勋迅速带着《关中报》主编胡炎骑马赶回学校,为全体师生开展了专场形势分析报告,很快澄清了他们模糊、错误的认识,这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以及发展前途起到了重要的教育启发作用。
习仲勋以共产党政治家和革命家的风范,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正确的方法成功创建了《关中报》,这既为其主政关中分区期间的动员和教育群众、鼓舞军民斗争的积极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实践经验。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