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扎根在大学墙外的旧书店
28平米的二手书店,仅两条不足半米的过道,能过的,就一条,另一条,堆满了书;一人过,还成,两人过,就得艰难侧着身子贴着书架子。16个高达屋顶的书架上,教材、诗词、漫画、文学、画册……横着、竖着、侧着,满满当当。脚下,老式收音机、算盘、国画冗杂错落,年代交叠;墙上,棕色老式钟表、地球仪、吉他报团取暖,古旧中透着洋气。零落之间,竟还有些锅碗瓢盆……在一连串“麻烦让让”的低声窸窣中,时间隧道轰然开启。
一个灰扑扑的泥塑漆金佛像,闭眼正对着门口。水泥阶梯两侧堆满书,七八岁的男孩儿经过,就蹲着看起了漫画。身后,高教授拎着个塑料袋,踱着步子凑到老高跟前,左右瞅瞅,问他又淘到了什么宝贝。店主傅阿姨扭头低声说:“高教授是长安大学的老师,只要有课,准过来转转;老高退休前搞文物研究,是这里的常客。”说完,看着一旁和外卖小哥插科打诨的儿子“肖老板”,抿嘴笑。“来啦来啦!”还没说两句,肖老板又折转身进店里搬书去了,“做个尽职的搬运工哈哈”。
玻璃门上,贴了张纸,道:春光无限好,正是读书时。枝蔓抽新芽,垂够到白色天桥上,穿过雾蒙蒙的文艺南路,就到了“知旧书店”,旁边,是长安大学本部西门。从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到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再到长安大学本部,3所高校,4公里左右的路程,1个二手旧书店。
那些曾经遍布高校的二手书店,好像正在消失。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全国新开的书店已经超过了4000家,同时,2019年也有500多家书店关闭。西安以2391家实体书店的数量排名全国第四。数字网络技术使如亚马逊、当当等线上网络书店,以及电子书和电子阅读器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消费选择。
然而,线下实体书店却因店面租金和人工费等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而步履维艰。其中,高校周围二手书店的生存尤为艰难,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几经易主,有的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化为尘土,有的幸得老板坚持仍作“黄金屋”。而“知旧书店”,一开,就是20多年。
七八千到三五百,千金难买乐意!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位居金牌榜第一位;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航天员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那一年,也是二手书店最好的时候。逢上开学第一周,书店日均营业额可达8000块,“现如今,也就300块上下浮动”。肖老板打趣说:“开个便利店都比这赚钱,但我们不想开,还是开书店更有意思。”
那时候,教材卖得最好;现在,儿童读物卖得最好,除此之外,就是“咱们陕西籍作家的书最好卖,通常一套书四本,卖五六十”。“说到底,做的还是学生和街坊生意”,傅阿姨笑着说,就乐意和爱看书的人来往。这些二手书相当实惠,花个5块、10块,就能淘到一本《鲁迅文集》或者《乱世佳人》。“也有贵的,就看你怎么找了,1块钱到100块的都有。”肖老板补充说。
地方太小,书太多,要是抱着目的来,准得败兴而归。得像蹦蹦跳跳路过的孩子一样,不小心收获几本漫画;得像出门遛弯的周叔一样,一头扎进书架子里,逛着逛着看到心仪已久的词集……时下,快的节奏,是必要,而慢的生活,却有惊喜。
书太多是有多少?“还有10间库房呢,你说数得过来不?连书架都被压弯了,你说多不多?”肖老板言语间有些小得意。书店现在用的书架是前年才换的,16个书架,仍旧摆不下那么多书,小桌台、走廊、台阶上,随处可见的,全是书。书架也不是一直都有的,书店的前身,不过一个小书摊。
1999年,看到工作的书店处理很多销量惨淡的书,22岁的傅阿姨萌生了开二手书店的想法,“就专门收这些二手书,你不要的总有人需要”。就这样,她辞去了书店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开始摆地摊,卖二手书,就在马路对面,离现在的书店不远。“2003年,又搬到前头的加油站”,过了3年,才搬到现在这里。前前后后,搬了两次,“转来转去,还是在这一片儿”,傅阿姨说,自己没啥娱乐生活,早上九点半左右开门,没人的时候,搬搬书,遇上老顾客,就唠两句嗑儿,晚上十点半左右关门。
“有些老顾客好久不来,我会很想念他们”。
傅阿姨今年50岁,和书打了快半辈子交道,仍满心欢喜。“有些老顾客好久不来,我会很想念他们。”傅阿姨喜欢和有文化的人打交道,和他们交流感到开心又舒心。“很多人从我们摆地摊的时候就来买书,一直买到现在。”
而儿子肖老板可以说是“泡”在二手书里长大的,“我11岁就在书店里翻漫画书了,那时候看《阿衰正传》,看《淘气包马小跳》”。现在,他喜欢看路遥的书,那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咱陕西作家,柳青、陈忠实,我都喜欢”。在书店里,肖老板总在搬书,得点空闲就看书。“比起电子书,我更享受看纸质书的感觉”,看完一本书,把它摆在书架上,久而久之,看着书架上越来越多的书,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电子书就没法陈列出来,比不了”。
书店生意大不如前,肖老板正值当年,提及这份“家族事业”时,他说:“哪能都想着赚大钱,很多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干这么一件事,可以生活就够了。”其实,没有所谓最难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和感天动地的故事,大多数时候,书店只是十年如一日的在这里,伴着这些老街坊、老邻居、老同学。
“他们不是文化商人,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提起这间书店,老高有些激动,工作的时候他就在这里看书、淘书,退休了还三天两头往这儿跑,这不,又翻出两本“宝贝”。可以说,“他们守护了几代人的文化记忆”。
“同一个出版社的书,我还是喜欢以前的版本。”高教授转过头对老高说,现在出版社出的书也不如从前的好,重印以前的书还能看,新书就不一定了。对他来说,这个二手书店就像一个“文化遗产宝藏店”,在网上买不到的书就来这里找。
书店门口偶有即兴“读书会”,各行各业、各种年龄的书友们,遇到了就聊一聊最近读的书,还有淘到的“宝贝”。“没有非说哪天定个时间的说法”,没有桌椅,自由站立;不期而会,载兴而归。(图/文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胡宛墨 任宣维 窦悦琪)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