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也犯错:提示牌现错字 雕塑、藏品玩穿越
中新网10月15日电 到景区旅游,不少人都是抱着欣赏美景、体验文化的态度去的。但也有一些景区,偏偏出现了许多“没文化”的错误。
错字:国家一级博物馆、孔庙、明故宫都有
如果非要给景区的错误分级别的话,错别字应该算是很“基本”的错误了。
10月12日,宁波网友“hegelzheng”带孩子去宁波博物馆参观,因为正逢周一闭馆,拍了几张照片后就打算回去,没想到却在门口的停车场里发现了一块“不得了”的停车提示牌。当晚,他在当地论坛上发帖吐槽:“这让参观者情何以堪?作为宁波人,我觉得脸红。”
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提示牌中将“指定”错写成了“制定”,“关好”错写成了“管好”,“车辆”错写成了“车俩”,还有把“损坏”错写成了“喷坏”。随后,有细心的网友又挑出了两处错误。一处是标点使用不当,“将车门、窗关好”中,“门”与“窗”之间应该使用顿号,而非逗号。另外,在下方的英文提示中还有一处拼写错误,单词“garage”(车库)错误写成了“parage”。
一块百余字的停车提示牌,各种错误多达六处。而据宁波博物馆官网介绍称,该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
其实,错字在景区还是相对常见的,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去年国庆长假过后,就有媒体就总结了著名文物景点上不时出现的“别字”。这其中,北京孔庙就出现了多处错字。比如,大门前一块介绍牌子将进士题名碑错写成了 “提名碑”;大成门内乾隆石鼓的译文中,将“銮铃”错写成了“銮玲”;东西配殿《大哉孔子展览》中,将“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里的“僵”错写成了“疆”;大成门西侧的《中国古代官德文化展》中,唐代名臣陆贽被错写成“陆执”……
此外,这篇盘点稿指出,南京的错字同样屡见不鲜。著名古刹鸡鸣寺内的“药师佛塔简介”中,把梁武帝萧衍的大名写成了“萧洐”;在明故宫遗址介绍方孝孺“血迹石”的文字中,把“灭十族”写成了“灭九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景区在翻译中出错。今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西安一处景区将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英文翻成了“毒枭”(drug king)。虽然景区紧急将译文撤下,但还是引来网友一番戏谑,被嘲讽:“没文化真可怕。”
穿越的雕塑、错位的图像
除了写错字,一些景区的雕塑、图像也经常显现出“没文化”的破绽。
今年2月,就有细心的市民在铜陵市天井湖畔散步时,发现这里的一尊主题为“李白举杯邀明月”的铜雕显得有些突兀。“铜雕中,李白所举的酒具有问题。”铜陵市民丁先生说,李白是唐代人,可是手中所举的“杯子”却是商代的铜爵。
细看之下,李白左手中所举酒具,器体较高,形状为深腹,前面有倾酒用的流,后面有尾,口上有柱,下面有尖足,这种酒具在商代最为盛行,战国以后便很少见。
对此,原铜陵市铜文化研究会会长唐福昆表示,李白无论处于宫廷还是民间,几乎不可能用铜爵饮酒,这座“李白举杯邀明月”铜制雕塑设计确有疏漏。
无独有偶,2012年,济南的一段文化墙被指出,一首苏轼的词旁配上了杜甫的标准像。
该段文化墙的最西头写的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边紧挨着的是杜甫《望岳》里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两句诗词的旁边各配了一幅人物像,西边的人物像旁标着“苏轼”,东边的则标着“杜甫”。
据《齐鲁晚报》记者观察,标注“苏轼”的图像更近似于教科书中杜甫的“标准”配图。
各种“没文化”:奸臣纪念馆、三英战赵云
事实上,一些景区的“没文化”并不是仅仅表现在写错字上。只要你想,景区的一切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同理,也能体现出“没文化”。
比如,就有景区盖了个“奸臣纪念馆”。
2009年1月,有网友在山东威海成山头福海风景区旅游时,发现了一个“奸臣纪念馆”,里面还详实列出了奸臣的“事迹”,“总之,很雷人”。
不过,有工作人员随后表示,称为“纪念馆”属于设计者的反讽,并非为表面意思而建。
此事过去半年后,“奸臣纪念馆”改名为“奸臣警示馆”,并改挂新牌。
另外,2013年引发关注的河北冀宝斋博物馆几乎成了“没文化”的典范。这家“河北省最大的民间博物馆”,部分藏品被网友称为山寨、雷人、错位、穿越。
比如,冀宝斋有一件“三英战赵云葵口盘”。谈到这件文物,该馆总顾问魏英俊曾如此回应:“赵云和刘关张最早不是一伙的,刘备帮袁绍,赵云是袁绍的对头公孙瓒手下,他们就没打过?不打过刘备怎知道赵云是好小伙。调侃这个的都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