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 为陕西工业稳增长提供新动力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我国未来十年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我省正在将传统的科教资源与研发制造优势转化为新一轮发展动能,以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为产业核心,在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陕西动力的同时,也为我省工业稳增长培育新兴增长极。
在西安陕鼓动力的生产车间,一项刚刚入选国家工信部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计划的科研成果正在被工程人员应用到实践阶段。它能从最初的产品智能设计,到数字化标准化生产,再到后期设备运行维护云服务有机地集成与互联互通,满足动力装备全产业链的用户需求。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陈余平:我们这个项目开展以后,实现我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无论是设计、加工制造,还是后期维护与管理方面,减少了过去过分对专家和对人的依赖,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往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体感随动与脑电波意念控制机器人在这里成为了现实。作为我国领先的机器人研发实验室,专门研究机器人应用与核心控制的专家梅雪松教授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机器换人”将成为陕西装备制造业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手段。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国家863专家 梅雪松:我们陕西省的汽车制造行业,一些装备制造行业,包括飞机等一些高端制造行业。必须通过智能制造这么一个提升才能实现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跨越性的飞跃。
渭南高新区3D打印培育基地,拥有我国首条3D打印技术从研发、材料到生产、服务的全产业链。去年基地运行半年就实现产值3000万元,在市场需求刺激下,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两亿元。目前,基地正在推进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3D打印+”新概念,就是要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制造产业全领域。
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张冲:一款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话,比如拿汽车来说,原来的周期比如说要6个月,那么借助3D打印技术的话,可能需要两个月,成本节约大概60%左右。
渭南高新区3D打印培育基地 技术总监 王武义:“互联网+3D打印”服务平台我们已经建立起来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提供3D打印服务,3D打印技术的交流。
陕鼓动力、西安交大和渭南3D打印培育基地三者正是我省从产、学、研三个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的真实写照。历经培育发展,我省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科技综合实力强、产业集聚度高。在航空航天、重型卡车、机床制造、输变电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领域拥有一批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公司和产业链中的高端企业。电子信息、增材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瞄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目前,我省正在发挥传统科教资源雄厚与研发制造资源丰富优势,在高端人才培养、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全方位布局,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供强劲的陕西动力。
西安交通大学 校长 王树国:中国的制造业要升级换代,要向网络化信息化过渡,而不是原来单一的产品(销售)。我个人的建议,智能制造这个空间是我们搞经济结构调整,搞产业结构调整,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手段),这应该是我们陕西省要做的事情,而且这一方面我们(陕西)工业基础很好,我们应该把它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