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区多措并举深化法治未央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未央区委、区政府将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化法治未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全区各部门多措并举有效整合业务职能,拓展服务中心工作和市民生活的领域,满足群众基本法律需求,逐步形成法治未央建设大格局。
创新载体,贴近百姓,增强法治未央创建效果。未央区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高政府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由公、检、法、司及信访局抽调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组成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法律知识巡回宣讲团,开展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处理法律知识培训;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联合创设“未央有约—法治热点1+1”微访谈栏目,该栏目已成功举办9期,最高当日阅读量超过10万人次;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建设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图书角”、法制橱窗等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在全区安装律师服务、公证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三项服务进社区”宣传告示牌396块,使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完善机制,加强合作,形成平安未央建设合力。与西北政法大学合作,对人民调解多元化解工作进行机制创新,建立物业纠纷、市场纠纷等行业性调委会;建立人民调解员人才信息库,择优选聘首席调解员,落实人民调解案件补贴,已发放案件补贴7150元;区检察院、区司法局积极与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心理学会、西安市社科院等机构合作,探索大学生义工、专业社工和社会团体参与社区矫正、帮扶教育、心理疏导、社会调查评估等工作的载体和机制模式。
紧扣节点,服务民生,法律六进活动有序开展。以未央普法大讲堂为载体,在“12•4”首个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市场等主题活动。在市75中学通过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签名、上宪法课、模拟法庭进课堂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宪法保护人身自由和权利方面的知识;在汉城街道长乐西苑社区让群众通过“做游戏、学法律”,“猜灯谜、学宪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使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借助陕西省首个司法政务微信公众号—“西安未央司法行政”,在12月中旬开展微信宪法知识有奖竞赛,充分调动广大网友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宪法知识的积极性,为普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
延伸职能,关注民生,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未央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及汉长安城遗址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主动跟进,为重大产业项目和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为区级领导包抓的重点维稳信访案件配备律师,公证法律服务积极介入回迁安置房分配,已为徐家湾、未央宫、大明宫、未央湖4个街道的红光村、景家村、曹家庙、东前进、范北村、张千户6个村的回迁安置分配进行了现场公证;建成未央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社区(村)公共法律服务室建设,编印了未央区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搭建未央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平台,已发出普法短信3万余条。(翟玉芳)
来源:未央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