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手术室应该是啥样?医生能“隔空取物”

11.11.2015  12:50

  ■创新故事

  一只巨大的盛满水的鱼缸,里面没有鱼,而是躺着一个戴氧气罩的男人。一间整洁的手术室,只有接受手术的病人和做手术的机器人。医生此刻正遥坐家中,通过电脑“遥控”机器人动手术。未来手术室应该是啥样,鱼缸式亦或是游戏厅?

  8月27日,湖南省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决赛现场,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外科医生熊力,向现场评委们展示了文中开头描述的画面。众人遐想间,这位憨厚的医学博士,提出了他的“智能手术室”创想:

  这是一间真正意义的无菌手术室,里面只有需要动手术的病人,和主刀医生。医生借助手术室的非接触控制系统,实现手术室灯光和温度调节、手术床调整、器械及材料传递、病人影像资料调阅、术中多学科团队合作通信等。往形象了说,就是挥挥手,医生便能“隔空取物”。

  在现有的传统手术室里,为给医生提供协助,完成其在术中不方便进行的操作,需要有巡回护士。但医生与巡回护士的接触,是非无菌的接触性操作,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无菌。此外,手术室手术种类繁多,巡回护士与医生之间要默契配合、高效沟通,需要有长时间的磨合,间接延长了手术时间。这除了可能导致术中失血增多,脏器暴露时间长还会增加感染风险,既不利术后恢复,也可能引起术后并发症风险。有了智能手术室,则可降低患者的这些手术风险,大幅减少巡回护士工作量,提高手术室运行效率。

  智能手术室的创意,来自于一年多前,熊力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时的一次经历。那次,一位德国同行请他帮忙测试手势阅片系统。这种非接触型的肢体控制技术,给熊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熊力立马着手组建团队,实施攻关。

  基于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熊力进一步完善、优化了非接触控制系统,特别是其中的非接触存取系统、模块无线化理念,可大大增加手术室智能自动化程度、减轻巡回护士负担、增强主刀医生的自主操作性、提高手术效率。在熊力的构想中,可采用中央集成式管控设计,仅一人就能管理数十间手术室,甚至手术室可成为无人化自动值守的高度智能空间。未来,这一系统还有望演化为巡回机器人,配合手术机器人,为现代手术机械化打下坚实基础。

  “要实现我的智能手术室梦想,当然还有一段很长的研究之路要走。这是一种跨界的融合创新,集合了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术室的日常工作,除了本身每个系统内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解决很多融合方面的问题。”熊力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熊力,男,35岁,医学博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升华育英计划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其所在“智能手术室”团队,荣获第二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团队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