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丛斌副主席来陕西专题调研农技服务“大荔模式”
九三学社中央丛斌副主席来陕西专题调研农技服务“大荔模式”
2016年1月22日至23日,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徐国权一行3人来陕西专题调研农技服务 “大荔模式”。
1月22日下午,丛斌副主席一行来到渭南市大荔县,深入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荔民公司许庄直营店、大荔县众康家畜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企业负责人、店长、镇特派员、村技术员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企业运营、农资销售、良种繁殖、群众需求及技术服务等情况。
1月23日上午,调研组在大荔县召开了座谈会,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相关部门负责人、省科技厅农村处负责同志、渭南市科技局局长,大荔县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县科技局局长和企业负责人、技术服务专家、农资经营店主、农户代表等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副主委、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主持。
座谈会上,观看了“大荔模式”专题片,听取了渭南市科技局、大荔县政府和科技局工作情况汇报,专家代表、农户代表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最后,丛斌副主席做了重要讲话,对“大荔模式”所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丛斌副主席认为,“大荔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机制,也是农村生产发展模式的创新,还是农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把政府、企业、农民三者的想法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他说,政府、农民、企业这三家各有各的想法,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是政府的想法;怎么能让种养的东西能增收、有人买、有销路是农民的想法;农资企业的想法是农资产品一年要完成多少销售额,产生多少利润。关键是怎么把这三家的想法能用一个机制组合在一起,然后使它良性运转,这就是创新。“大荔模式”就实现了这样的作用,把这三家的想法用一个机制综合在一起。通过这么多年的推广,从2007年开始,将近十年了,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实践证明“大荔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
丛斌副主席指出,农资产品的不合理使用,包括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三大重要因素之一。“大荔模式”通过指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有效地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
丛斌副主席建议“大荔模式” 在体系架构上、在推广和发展的方法论上再做一些文章,要进一步完善提升,提高科技含量,使之真正形成一个好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在体系架构方面,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一要注重提升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科技附加值;二要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落脚点;三要探索“大荔模式”怎样和脱贫攻坚战相结合,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四要建立企业行为监控体系,提高模式的持续性;五要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利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
在方法论方面,丛斌副主席提出,在模式中要加入政治因素,实现科技+经济+政治三位一体,体现政府的民本思想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治既是一个引领也是一个重要机制,也是这个模式能不能发展的一个保障。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作用,组织和带动村民致富。
最后,丛斌副主席希望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过程,不断提升和完善“大荔模式”,最终使“大荔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能立住脚、走得稳、走得远、活的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