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人生因科学而精彩

13.01.2016  15:40

2016年1月8日《陕西日报》第6版

        本报记者 车喜韵 李龙飞
  因在“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向,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我们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提供治疗的潜在靶点。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就有希望研制出治疗帕金森等疾病的药物,通过研究发现疾病早期的分子标记物,使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得以预防和治愈。
  杨倩与医学结缘,源自父母为其做出的选择:“小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考大学时父母认为女孩子学医比较好,自己就报考了医学院校。
  1994年毕业于西安交大医学院的杨倩,以优异的成绩被留在交大二附院,成为传染科一名临床医生。此后,杨倩边工作边读研,硕士毕业后又攻读博士生,2004年博士生毕业。2005年4月,杨倩到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跟随导师毛子旭开始了她的医学科研探索之旅。2011年底,杨倩作为优秀海归科研人才被第四军医大学引进,成为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之一。
  作为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科研负责人,杨倩在最短时间内组装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实验平台,将功能单一的实验室,发展建设成能够完成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神经形态学等综合性的研究平台。
  看似柔弱文静的杨倩,有一颗执著求索的心。“医学基础研究很枯燥,但只要真正钻进去,其实挺有意思的!”杨倩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个性,喜欢挑战自己,挑战未来,越是没有人做的事,她就越想去尝试。
  杨倩说:“搞研究,最可怕的是做不出来东西!一个理论提出来了,但还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你。
  是的,杨倩不想重复别人,她要的是突破。帕金森患者无一例外都出现脑部神经元大量死亡,众多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在“是什么导致神经元死亡?”上,杨倩另辟蹊径向上游摸索“假设某某导致神经元死亡,那么谁来调节它?如何来调节它?”打个比方:当一条小河流里出现一半的死鱼时,很多人将目光投向这条小河的水质;杨倩却向上游走去,这条河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他的源头在何处?中间都流经了哪些地方?在哪个节点上水质有所变化……
  为此,杨倩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4小时以上,闲暇时间,阅读的也都是专业文献。如此疯狂工作,杨倩仍保持着很好的颜值。这让记者不由惊叹!
  2009年,杨倩团队阐述了帕金森病的致病蛋白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机制。如今,作为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杨倩带领她的团队,一方面,沿着原来的方向继续研究;另一方面,又选择了新的研究方向,应激条件下稳态失衡在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发现,成果再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当然,在这个看似枯燥的基础研究领域,杨倩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其研究成果如能成功,将解决长期困扰全球的难题——帕金森、阿尔兹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的问题,为人类彻底降服这些疾病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