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为“一带一路”贡献中国农业智慧
“张教授,对比测试显示,咱们园区种的小麦新品种,在产量、蛋白质含量、面筋值指标上都高于当地的老品种。”
“太好了!”
“我们计划9月底,把今年在哈萨克斯坦收获的小麦样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回去,让您继续做试验测试。”
……
9月9日,记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见到张正茂教授时,他正通过微信和西安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粮油加工产业园总经理方龙飞通话。受疫情影响,这位农科专家只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们在数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生长情况。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农业方案。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院校、相关企业合作,建设了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同研究探索粮食优质高产的科学路径。
“我们选育的西农10号、西农12号小麦新品种,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试种,它们在抗旱、抗寒、抗病等方面表现十分突出。初步测算,在今年比较干旱的情况下,这些新品种产量较当地品种增产超过20%。”张正茂说。
除了“走出去”,杨凌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援外培训,让杨凌农科之花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绽放。
杨凌示范区上合办常务副主任马静说,近年来,杨凌累计承办国家援外培训项目125期,培训了11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200余人。
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重点项目之一“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培训示范中心”在杨凌开工建设。杨凌示范区围绕“一基地多平台、一中心多园区、一院多所”的建设规划,先后启动实施了技术交流培训、科技创新示范、产业发展支撑三大类10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中哈农业科技示范园、中乌农业科技创新园等一批国际农业合作项目均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希望通过示范推广,把中国的种子、化肥、农机具等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他们的发展贡献中国农业智慧。”张正茂说。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