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让现代农业科技遍地开花
一座座现代农庄拔地而起,一排排矮砧苹果映红笑脸,一幢幢设施大棚鳞次栉比,一片片油菜花海灿若金波……从三秦省内到塞上西北,从国内旱区到域外示范,杨凌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正逐步走向更大范围,遍地开花,累计建成100多个示范推广基地,惠及众多地区和农民。
培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主力军”
能人张晓安,是地道的杨凌农民,1996年成为农技员以来,近20年里他不光跑遍了杨凌,还走遍了周边县区。他在政府支持下,积极种植猕猴桃,跟着专家学技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胆引进新优品种,并向农户进行示范推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为周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成为一名声名远播的科技特派员、高级农艺师。
为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民致富,杨凌依托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等各类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大力培训农民、大学生村官、合作社负责人等相关人员23万人次。探索建立全国独有的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标准体系,累计有8430位农民获得职称证书,并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永久牌”土专家、企业带头人,打通了农业科技服务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为带动企业发展,杨凌还专门举办科技特派员培训班,累计培训认定个人科技特派员1331名,发展法人科技特派员49家,命名科技特派员创业(实训)基地23个,创建科技特派员创业链4条。招引技术创业团队395个,成为示范区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新亮点,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的生力军。此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产业扩张与技术扩散同步推进,全区发展产业链推广企业28家,先后在埃及、斐济和国内5个省区,建成科技示范推广基地52个。
据介绍,杨凌依照现代农业全链条发展模式,布局建设了现代农业创新园等8个园区,先后引进今日花卉等2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园区,集聚展示新品种、新技术7000多个,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示范能力不断增强。
打出现代科技示范推广“组合拳”
杨凌示范区自成立以来,就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合力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在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沙漠里还能种枣树?这是过去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如今却成为现实。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员来到横山县双城镇,对沙地红枣进行实验研究。4年后,经过栽培实验的500亩沙地枣树成活率达93%,并全面开花结果。经过几年的发展,沙地节水提质增效技术体系已在当地建立,沙地红枣成为当地新的产业。
眉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以来,示范推广品种改良、优质壮苗、充分授粉等新技术,选育推广了海沃德等多个优良品种,使眉县猕猴桃由建站前的8.3万亩发展到28万亩,产值由3.1亿元增加到21亿元。
政府与高校联手,共同打造现代农业技术平台,实现了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使科技便捷地进村入户,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目前,累计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总面积约5500万亩,总效益近1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杨凌示范区又在省内外建设科技示范推广基地29个,以及永久性农业试验示范站、专家大院,多名专家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一线,为当地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沿着这条路线,杨凌坚持多种主体广泛参与,多模式共同推广,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