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曲江眼“大气球”拆掉 游客叹南湖公园不好找
远远望去,飘荡在曲江南湖上空的“大气球”格外抢眼,游客一眼就能找到它的方位。
没有了“大气球”的南湖,掩映在一片高楼绿树之中,外地游客很难找到它。
7月20日,来自宁夏银川的游客马芳女士带着她五岁的儿子来西安旅游。一到西安,她就问,曲江南湖在哪里?有人热情地告诉她:站在西安南门的城墙上,向南望去,有一个飘在空中的白气球,向着那个方向走去,就是曲江南湖了。
到一个城市旅游,最好是步行到景点,才能真正感受这个城市的底蕴和味道,爱好旅游的马芳坚信这一点。
雨过天晴了,凉快了,马芳领着儿子向南走去,她不停地向远处眺望,总也看不见人们所说的那个“大气球”。她问路人,怎么看不见南湖那个地标式的大气球呢?路人说,拆了,不见了,你得打的去。
曲江南湖的地标“大气球”
西安文物、景点遍地,尤其是矗立于西安城中的钟楼,挺立在西安南端的大雁塔,不但成为古城西安的标志,也是人们游览这两处著名古迹的地标。来到高贵大气的钟楼,知道是到西安了。看见巍峨肃穆的大雁塔,意味着站在了古城的热土上。可以说,地标式的建筑已成为中外游客到一座城市旅游观光的路标和“航灯”。
七年前,位于西安南郊的曲江,仿佛一夜间诞生了一片湖,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南湖。对缺少河流湖泊的西安市民来说,南湖的出现,使所有人眼前一亮,占地1500亩,水陆相间,这里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意的策划,2010年6月1日,曲江管委会别出心裁地在南湖生态公园广场上,升起了一个硕大的白色气球,远远望去就像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格外显眼。对外地人和本地人来说,顺着白气球的方向走,就会到南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个白色气球叫做“曲江眼”。“曲江眼”也成为人们寻觅南湖的一个地标。
“天气好的时候,老远就能看到那个‘大气球’。”运动爱好者张雅珍告诉记者,如果不出意外,她和队友们,每个周日的清晨都会按照约定,准点在“大气球”下面集合,开始环湖五公里晨跑。“那样一个飘荡在天空中的庞然大物是很好的路标,即使是第一次来这里参加晨跑的新人也不至于迷路。”在她眼中,曲江“大气球”不光是个旅游景点,更是路标,找到了“大气球”,就找到了南湖公园。
地标是外地游客的“向导”
其实,这个人们眼里飘在空中的“大气球”,是一个高空载人氦气球,它曾是中国唯一高空载人氦气球。它位于西安曲江遗址公园广场北侧,可容纳30人左右同时乘坐,最高升至距离地面150米的高空,游客乘坐氦气球可以俯瞰整个曲江各个景点。
因服务年限到达,这个运行时长5年,接待过30多万游客的“大气球”,在今年6月1日正式宣布“退役”,这让许多西安市民感到不舍。曲江“大气球”被拆除,感触最深的是附近的居民。“很多外地游客是因为‘大气球’才找到了曲江,记住了曲江,它是到曲江南湖旅游最好的‘代言人’。”正和老伴一起慢跑的饶大爷满脸惋惜地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旁边的南湖一号小区,这五年时间里,“大气球”就像一位老友一样每天早晚陪伴着他。亲眼见证“大气球”从建起升空到拆除落下全过程的饶大爷,看着眼前空荡荡的广场,难以掩饰心中的落寞。气球里面的气放走时,饶大爷刚好散步到那里,看着它一点点瘪下去,飘落到地上,被拆除运走,他心里很难受,想着再也没有这样的好“向导”为游客指路了。
马芳也认为,这次来西安旅游,不巧“大气球”被拆了,很可惜,希望这里能再建一座耸立的地标式建筑,成为外地游客的一个“向导”,让人能够一眼就记住,一找就能找得到。
地标也是一种公共服务
“提起东方明珠,人们就想到了上海。朝着东方明珠的方向走,就能到黄浦江畔,找到上海最繁华的地方。”21岁的游客张明游览过国内很多地方。他认为,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地标,既能让游客一眼就记住这个地方,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有自豪感和认同感。西安城的历史悠久,在保护好历史遗存的同时,应该让人们有机会从新的视角来欣赏这座古老的城市,也让西安市民更加热爱这里的一切。
“地标是一个地方具有独特地理特色的建筑,游客一看到它就能认出自己身在何方,有‘北斗星’的作用,它是推广城市品牌的重要代表。一个好的地标,既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又能使城市居民产生自豪感与归属感。”有关专家认为,地标建筑也是政府应该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设计,这些看起来似乎没有经济效益的设施,实则都是现代城市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
“曲江眼”被拆除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热议。人们以各种方式留恋曾经的“大气球”,甚至纷纷献言,在原来的位置修建新的地标。7月20日,记者来到曲江大雁塔景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询问重建事宜,该公司宣传策划部副总经理王沙介绍说,按照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执行的氦气球设备检验标准规定,氦气球已经使用满5年整,必须要拆除了。他们也已经注意到了市民对再建曲江新地标的讨论,他们会重视研究市民的积极建议,为曲江南湖打造一个全新的地标,更好地服务市民和中外游客,提升南湖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记者 冀平 程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