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调查:预交学费拖延不退
小作坊式培训机构纷纷停业,公办学校教师兼职现象大为减少。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采取严厉措施规范整顿,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带来监管难题。
公布“黑白名单”小作坊式培训机构停业
“今年秋季开学的时候,一直给孩子上英语课的私教老师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教育部门查得太严,课要停掉,机构也不办了。”武汉市江汉区一位小学生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名老师是她和其他家长请的一个公办学校老师,一直在租的住宅楼里给孩子们上英语。但是8月底,房东说房子不能租了,老师只能停课了。
《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明确设置标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各地纷纷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重拳整顿。
广州已完成对8562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排查摸底,并“一家一策”建立台账。上半年以来,广州先后5次开展全市集中执法行动,清查809家校外培训机构,其中停业整顿83家,限期整改403家,公布“双有”“双无”机构名单,便于群众监督。
武汉市教育局也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与此同时,武汉市还重点查处了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等行为。今年以来,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已受理在职教师违反师德师风问题29起,查实并处理5起公办学校教师在外开办培训班行为。
严查之下,一些作坊式的培训机构纷纷停业,一些校外兼职办培训班或在培训机构任教的公办学校教师大大减少。广州天河区某小学生的家长王女士说,孩子以前报的英语培训班是一个公办学校老师办的,这个学期因为“风声太紧”停办了,孩子只能转到其他机构去补习英语。广州越秀区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办学校来兼职的老师少了,继续兼职的也要求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预交的学费拖着不退
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培训机构仍按半年、一年或两年及以上收取费用,有的机构不断要求家长续费,甚至一次性交付3年以上的学费。
某知名机构开办的“一年级语文培优秋季班”,16次课一次性收费2280元,上课时间为2018年9月8日至2019年1月5日,共18周,收费时段明显超过了3个月。
而对于“一对一”的培训项目,更是若干课程“打包”收费。为了降低单个课时的费用或获得更多赠课,家长少则一次性交纳两三万元,多则一次性交纳10万元,覆盖两三年的培训费用。
因为停办,有家长找培训机构要求退费,大多数培训机构表示因为是打包折扣价,不能退;也有的含糊其词,家长退费一直未果。
收费新规对一些培训机构的生存和扩张带来影响。“过去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一次性收取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学费,一些净利润不太高的企业靠着预收学费,做高利润。有的机构为了上市融资,推出不少一次性收取几年费用的产品,把报表做得好看,以便在资本市场获得较高估值。不允许跨年度收费,如果严格执行,原有的经营模式肯定难以为继。”业内人士说。
线上培训泛滥无序带来监管难题
线下培训受到规范整顿的同时,各大培训机构线上课程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或PC端传播,为了抢夺用户展开恶性竞争,低价、圈粉、欺诈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
比如“免费”抢课,以“免费”为噱头,消费者一旦扫码就加入了一个微信群,群主要求把宣传海报和指定的宣传语发到朋友圈和10人以上的群,才能获得免费资格;又如“1元解锁课程”,支付1元只能上第一节课,余下的课程如果想免费或低价获得,也需要消费者拉人头,比如拉3个亲友,或者走限时团购、拼单的模式。
这其中暗藏许多陷阱。李女士对记者说:“我帮儿子在网上报了个免费唐诗班,又要发群,又要发圈,最后啥也没有,就是把我们加到一个几十上百号人的群里,整天被广告骚扰。所谓的免费课就是他们后台找人低成本录的音频,没有任何互动。这其实就是商家为了圈粉在忽悠我们。”
广州黄先生说,自从孩子免费体验了某机构一节作文课后,就被销售人员盯上了,不停地被电话骚扰,这才11月份,就说寒假班的网课已经快没名额了,人为制造紧张气氛,怂恿家长尽快报名。许多家长反映,每天在家长群里,都有不同的线上课程海报发进来,不堪其扰。
除了机构,还有那些被取缔的或生存困难的小型校外培训机构的全职老师,甚至有个别在职公办学校老师加入其中。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线辅导属于近年来的新兴形式,目前教育部门还没有明文规定,监管还属于空白地带。开网课的老师和参加网课的学生都是开放式的,可能来自全国各地,单一的地方监管不能全覆盖。
“相比之下,网课更加隐蔽,监管更难。”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院长叶显发教授说,“加上网课缺少明确的准入标准,品质难以保证,需要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应针对网络课堂开展专项整治,避免线下严查线上又死灰复燃的情况发生。”
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