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生动样本

27.08.2019  10:52

  西安网讯 日前,《2018年株洲市环境状况公报》对外发布。公报显示,去年,湘江株洲段饮用水源地水质年平均值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全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2%,良好及以上天数较前年增加了16天。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对于曾经的共和国老工业城市来说,尤感艰难、尤显可贵。

  湖南株洲市,是“一五” “二五”期间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工业城市之一,曾长期承受粗放发展带来的污染之痛。近年来,该市痛定思痛,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转型升级”总战略,瞄准“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目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探索出了一条老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

   蝶变”清水塘——壮士断腕还一片蓝天碧水

  株洲清水塘地区霞湾港的入江口,清水哗哗流,堤岸整洁一新,绿草葱茏。居民们惊喜地发现,曾一度消失了的白鹭,重新在这里低翔。霞湾新村的李大叔笑呵呵地说,“变美了的霞湾港,是留给子孙后代最美的礼物。

  清水塘,株洲石峰区一个小鱼塘,因水清而得名。建国后,国家在这周边先后布点兴建“株冶”、“株化”一批大型央企、省企,吸引了数百家有色冶炼、基础化工等企业聚集发展,“清水塘”也成为全国闻名的重化工业聚集区,数十年来累计向中央、省上缴利税超过500亿元,助推着中国工业的起步和腾飞。

  从那时起,无数的矿石、原材料川流不息运抵于此,经冶炼、加工,摇身变为国家建设亟需的基础物资,留下难以根治的废渣、废水、废气。昼夜不停的机器轰鸣中、大进大出的“三废”排放下,株洲背上了沉重的污染包袱,山清水秀的清水塘,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

  就拿霞湾港来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清水塘工业区内200多家冶炼、化工等企业的生产废水通过霞湾港直排湘江,历经数十年积淀,霞湾港形成近5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带,最深处重金属污染底泥达20米,成为湘江流域的“心腹大患”,直接影响湘江下游长沙、湘潭等上千万人口饮水安全。

  背着污染包袱前行,还是还子孙后代碧水蓝天?走传统工业的老路,还是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株洲面临的其实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开展技术改造,探路循环经济,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淘汰落后产能,株洲整治清水塘工业区污染战鼓频频。“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绝不能追求有污染的GDP!”近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决、目标坚定。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产业转型、绿色搬迁”原则,株洲启动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腾笼换鸟建设生态新城。2014年10月,“株洲旗滨玻璃”的最后一根烟囱轰然倒地,成为清水塘地区首家整体搬迁的大型企业。2015年,搬迁改造全速推进,明确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目标。2017年,吹响攻坚集结号。中盐株化、柳化智成等重点化工企业陆续停产。2018年12月30日,随着株冶集团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关停,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15.15平方公里内的261家工业企业产能全部关停退出。与此同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一座以科技文化为主的产业新城正在抓紧建设。

  向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毒瘤”开刀,大湖治理、霞湾港清淤、株化固废填埋场、遗留废渣处理、乌丫港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实施竣工,清水塘片区退出了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如今的霞湾港,一湾清水入湘江,再难闻刺鼻的异味,再不见刺眼的“鸡尾酒”。

  凤凰涅槃,一湾新生的清水塘,与昨天彻底告别,将再次以“清水”而正名。

   靓变”母亲河——“一号重点工程”呵护一江碧水

  艳阳下的株洲湘江风光带,绿意盎然、生机勃发,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的人群络绎不绝。湘江,这条株洲人民的母亲河,映照出株洲人民对生态文明的美好向往。

  湘江穿城而过,将株洲城区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曾经的湘江,污水直排,垃圾漂浮,两岸杂草丛生。市民们感叹,“母亲河在哭泣”。

  刮骨疗毒,重拳出击,誓还湘江河一江碧水。这8年来,株洲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打响史无前例的湘江保护战。

  2011年,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拉开序幕;

  2012年,摘掉霞湾港重金属污染这一“毒瘤”;

  2013年,启动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150亿元、1002个项目,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初战告捷;

  2016年,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再接再厉,176亿元、423个重点项目接力实施;

  今年,“一江八港”污水管网新建工程全面完工。2020年,基本消灭城区黑臭水体。

  近年来,株洲累计投入530多亿元,关停污染企业1510家,实施项目1583个,勠力同心守护好一江碧水。

  株洲芦淞是闻名的全国服饰名城,庞大的服饰市场催生了独特的洗水工业,也带来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2016年,株洲在芦淞区建设全省首个洗水工业园——新芦淞洗水工业园,将辖区内的全部洗水企业集中入园,入园洗水企业改造升级设备与技术,实现“园区之外无洗水”。同时引进第三方环保公司,将各洗水厂家生产的污水统一集纳,统一处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统一排放,彻底解决洗水污染影响湘江水质的难题。

  “把湘江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湘江。”株洲岸上岸下齐动手,精心规划,投资逾百亿建设湘江风光带,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2012年,河西湘江风光带率先建成,十公里的休闲自行车道,沙滩广场、亲水台、运动广场等,成为城市旅游、休闲、会客的城市长廊。湘江河东段综合治理工程接着动工,集防洪带、交通带、生态带、经济带、文化带和旅游带于一体,“六带合一”的河东湘江风光带2018年建成开放,与河西湘江风光带交相辉映。

  围绕“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株洲全面推进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政府治污、公众治污、法律治污、科技治污等一系列文件和措施密集出台,动用所有的力量为“母亲河”美颜。实施三个“基本行动”,三年截流湘江株洲段沿岸排污口31个,湘江沿岸1公里内养殖场退出461家,关停20家洗水企业,株洲湘江两岸基本关停污染企业、基本拆除城区烟囱、基本解决城区段污水直排湘江问题。

  湘江两岸,天蓝水清。澄江似练,画卷醉人。“工业文明、生态宜居”,定格为醒目的株洲城市符号。

   蜕变城乡——构筑绿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不止步于江水清、两岸绿,不满足于城区的生态美。从下游向上游延伸,从市区向县域拓展,从滨江两岸向流域腹地辐射,株洲的脚不停、力不衰,城乡大地全线全域发力,构筑绿色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株洲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长制,建立河湖管控长效机制。全市425条河流、964座大中小型水库,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054人,实现四级河长全覆盖。送走“九龙治水”,迎来河畅波清。

  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生根开花,开展100项改革,出台83个政策性文件,8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株洲“两型社会”建设从理念到实践,亮点纷呈。

  积极回应群众盼小康和求生态的双重期盼,谋求美丽与发展共赢。全面铺开交通畅通、城市绿荫、旧城提质、碧水蓝天、城市设施配套“五大行动”,创建国家河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实施“城市双修”和“农村双改”,一项项举措扎实推进,城乡披上新装。

  夏日的醴陵市白兔潭镇汆溪村,700多亩盛开的金色油葵,美不胜收。过去,由于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破坏了耕地土壤结构。前年,汆溪村作为我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大面积试种油葵。吸附重金属的油葵为污染土地“拔毒”,果实榨油后经沉淀分离,化验结果显示完全可以安全食用,全村葵油净收入近100万元,农田农药、化肥污染减少了70%以上。

  农业农村绿色转型中,株洲攻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探索了许多创新的案例。比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方面,株洲盯住治理污染源头,划定禁养区286个,关停退养区内1297个养殖场。引进异位发酵床技术,畜禽粪污被分解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粪污更可变成有机肥,产生经济效益。目前,全市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676万吨,资源化利用量为482万吨,利用率达71.3%。既呵护了绿水青山,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新路越走越宽。

  曾经黑乎乎、灰蒙蒙的株洲,变得绿油油、水灵灵,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株洲也从一个“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变成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由一个资源要素外流的城市变成了“全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被权威机构评为“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之一。

  一个老工业城市绿色转型的鲜活样本,正吸引着世界惊羡的目光!

编辑:高蒙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