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自然资产发展绿色GDP
赵娜
有人曾说,只有GDP,不一定幸福,但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
微观经济学理论表明,幸福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若雾霾天越来越多,喝的水越来越不放心,吃的东西越来越不安心,即便收入增加,能叫幸福吗?
经济上的账要算清楚,生态账也要算清楚。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恰好能够得到一本明白账。
今年全国“两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推进和编制、将来GDP怎么核算的问题。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已有一年多了,但由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个新概念,落实进展较为缓慢。
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把GDP当作唯一的目标,甚至为了获取GDP的发展牺牲了环境和资源,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方式并不可取。
我们要重视GDP,更要重视GDP的增长质量。社会的发展不能仅看GDP增速,更要看生态有没有变好、环境有没有改善?并不是GDP越高就越幸福。由于环境的外部性特性,我们因超高速发展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都是GDP本身无法体现的。
目前,很多地方调低增速,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种主动下调。今年上海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没有提及GDP预期数值。此外,多地下调了GDP的增长预期。北京将GDP增速目标由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7.5%主动下调至7%左右,河北从去年设计的8%下调至7%左右,浙江从8%左右下调至7.5%左右。
我们从中欣喜地看到,各地的经济发展观正在逐步转变。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资源价值量化倒逼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让生态价格得到充分体现,能科学评估生态效益。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政绩观、绿色GDP增长观,构建起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运行系统平衡协调。
以前,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许多地方都是看GDP、建设项目等这些硬的指标,对环保工作做得如何没有考核,或者考核力度不够。为此,今年“两会”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加强环保在领导考核中权重,将环保成绩作为对地方党政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要让领导干部知道,即使GDP上去了,环保没有搞好,地方官员在绩效考核中照样得负分。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是破除和扭转唯GDP的发展模式。随着自然资源资就算领导干部离任以后,所欠下的生态账也照样会伴随终身。破坏了生态环境,“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情况不会再发生。这将充分调动起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对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性。
经济发展应该是实打实的,而不是简单地看一个数值高或不高。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GDP增速,只能得不偿失,因为生态修复需要更漫长的时间,且不一定能再恢复到从前。
(责任编辑:李国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