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管处党支部利用馆藏档案举办“学英模、 树正气、促发展”微展览主题党日活动

23.06.2021  20:00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励鞭策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彰显了忠诚执着、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强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22日,省档案馆保管处深入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和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利用馆藏著名人物档案举办“学英模、树正气、促发展”微展览主题党日活动。现场展出了开国少将范明、作家杜鹏程、一级战斗英雄马升云部分馆藏档案资料,展示百年辉煌历程中的“红色记忆”和 “陕西元素”,用档案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展览旨在引导和激励全处党员干部以英模为镜,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为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范明,原名郝克勇,1914年12月4日出生于陕西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年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军任中共工委委员、书记,38军教导队长等职,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国民党38军起义和白区地下党的建立作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并亲自为他更名为范明。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兼联络部部长,先后参加了蟠龙战役、陇东战役、沙家店战役、清涧战役、瓦子街战役、洛川战役、西府战役,为西北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西藏工委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驻班禅行辕代表,进藏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在西藏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民族自治区域的统一战线工作。

杜鹏程,1921年出生于陕西韩城,现代作家,中共党员。1937年抗战爆发,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1938年初夏,到陕甘宁边区农村工作,经过整风、大生产运动后派往工厂工作,在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新华社西北野战兵团野战分社编。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1982年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杜鹏程在长、中、短篇创作中都获得显著的成就。195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同志感人的形象。随后又创作了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短篇小说《工地之夜》《夜走灵官峡》《第一天》《延安人》,小说集《年轻的朋友》《平凡的女人》《杜鹏程小说选》等作品。

马升云,1958年出生于陕西宝鸡陈仓区,中共党员,1975年入伍,原47军139师417团4连连长。1987年1月7日,马升云和4连担任突击连,奉命对老山阵地的167高地进行拔点作战,这次战斗的惨烈是整个对越反击战及其两山轮战中少有的,因此也被称为是对越反击战中的“上甘岭战役”,在此次战斗中,马升云率领全连历经38小时激烈战斗,共歼敌97名,摧毁敌工事24个,全歼425高地守敌。战斗中,马升云同志被敌炮弹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最后胜利。其所在连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四连”荣誉称号,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成都军区授予他“金质奖章”,荣记一等战功。

大家纷纷表示,榜样是旗帜、也是力量,引领方向,催人奋进,向英雄模范学习,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这些红色档案背后的党史故事成为我们赓续红色血脉的基因,红色故事因为有档案的支撑,翔实可信、不容置疑。因为有档案的细节,所以直抵人心,动人心魄。因为有档案的底色,所以历久弥新,代代相传。此次展览令人感动的一点在于,从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入手,用有温度的档案讲述英雄模范朴素而真实的故事,讲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模范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故事,生动感人,很有意义。

保管处党支部决心要把此次展览作为一堂生动的主题教育党课,让全处党员干部接受一次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要以此次微展览活动为契机,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力度,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要通过微展览充分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热情,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