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基扎根长武一辈子 解决数百万人吃粮问题(图)

10.12.2014  04:31

 

81岁的梁增基坚持工作,精神矍铄 华商报记者 叶原 摄

  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至今仍然工作在科研一线。

  是他,让旱作小麦从上世纪60年代亩产突破70公斤都难,到如今亩产普遍达450公斤,最高甚至达到550公斤,解决了数百万旱原地区农民的吃粮问题。

  是他,把令人担心不已的小麦锈病挡在了大西北,并成功实现了抗旱、抗冻、抗多种病虫害。

  在陕西省长武县,他是距离农民最近的专家。

  培育一个新品种起码要花费12年

  他叫梁增基。他来自广东茂名,却扎根陕西长武一辈子。尽管有多次机会到大城市工作,他都放弃了。他的朋友说他:“不离农民、不离土地、不离小麦。

  昨日下午,在其长武县的家中,梁老向华商报记者介绍了他这么多年所做的工作。

  1961年10月,28岁的他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响应当时“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号召,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因为有了他这个大学生的到来,这里设立了一个小麦品种区域实验点,他搞起小麦引种工作。

  不料,1962年、1963年连续发生冻害,小麦冻死率很高。1964年,又发生了严重的小麦锈病,减产70%以上。从实验和观察中,他发现:关中的品种不抗冻,北京的品种不抗锈。他开始研究通过杂交技术选择优良基因。

  这项研究严谨、复杂,淘汰率达99%,每粒种子、每个苗他都要过一遍。当时条件有限,是借用农场的土地进行试验,收获归农场,只留下经过挑拣的种子。这些试验每年都要做,而为了培育一个稳定的新品种,起码要花费12年之久。一般先是连续多年选种,之后是多年区域实验。种子最终交到省上,省上统一安排种植实验,各个实验点平均增产达5%才算成功。

  这些实验种子播种时都是单粒点播,种上后要仔细进行苗情观察,从下种、出芽、拔节到成熟,每个环节都要仔细进行观察、记录。梁增基说,到现在他都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笔记。

   育出抗锈种子“把锈病挡在了西北

  在这样的努力下,1971年他成功培育出了能够抗锈的702号和7125号小麦种子。

  此时正值“文革”期间,相关工作在全国都处于停滞状态,一个小小的县农技站能研究成功这样的新小麦品种,让很多专家都感到惊奇。1977年,组织打算调他到陕西的农科院工作,他却没有答应,觉得到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不容易。

  1979年,他研究出抗锈、丰产的秦麦四号,用杨凌育种专家李璋的话来说:“把锈病挡在了西北。

  1983年,他培育成功抗倒伏的长武131号,这是从低产到高产的一个转折品种,亩产可超400公斤。

  1994年,他培育成功长武134号,可抗旱、抗锈、抗冻。

  2004年,他培育出长旱58号,特点是丰产和多抗性,亩产达500公斤。

  尽管2005年他已经退休,但为了他热爱的小麦育种事业,如今他依然在工作。所培育的新品种“长航一号”今年刚刚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华商报记者马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