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经济再困难 民生不掉队
榆林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就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再部署,响亮提出“经济再困难,民生不掉队”的承诺,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让更多的榆林人民感受“幸福温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动力与机遇,是汇聚更多改革共识和发展合力的非常途径。
上半年,榆林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办了一批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实事,给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幸福清单”:中心城区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调整新农合筹资标准,全市参合率达99.2%;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加快推进;采用货币化补贴等多种方式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38624套;累计发放贴息创业贷款3.2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2万多户,增长32.5%;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5万人。
经济新常态下,榆林民生领域绘出一条加速上行的“民生曲线”:在全市财政收支趋紧、刚性支出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民生为重,坚决落实“两个80%”不动摇,启动实施民生“十件实事”,全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降反升,与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1.2%。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攻坚,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市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19年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当前,榆林市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期,深化改革重要阶段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也是与经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良性循环。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应保持对民生关注的“超常态”,优化投入结构,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抓好当前,谋深长远,落实民生项目“实打实”,惠民效果“硬碰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民生工程的含金量迅速转化为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从稳定社会大局出发,关键要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公平,少做锦上添花的事,多些雪中送炭。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算总账,全面梳理,认真对标,坚持质量和效果并重,从就业、就近入学、物价、社保救助等方面,落实好年初启动的民生“十件实事”,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让更多的群众更真切地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对“逆城镇化”现象,要慎重施策,防止短期行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建好民生“蓄水池”。榆林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发展底子薄、欠账多。民生工作量大面广,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特点,要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科学应对各种资源、能力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分清轻重缓急,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要继续集中财力,缓急相济,精准发力,做到循序渐进,不能虎头蛇尾,让“烂尾”的民生工程“烂”了民心。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切莫把民生挂在嘴上,乱开空头支票,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为。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持续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榆林全市仍然有48.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致富,扶贫开发剩下了难啃的骨头。要创新扶贫机制,把扶贫转向精准到户的“滴灌”新阶段,按照范围精准、对象精准、任务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和责任精准要求,推进一批水、路、电等具有扶贫先导性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增强贫困户的“造血”能力和发展后劲。
保障和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抓民生工作,要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一件一件抓落实,积小胜为大胜,牢牢托起370万榆林人民群众坚实的幸福底线,让民心工程的“溢出效应”赋予“幸福榆林”更丰富的内涵。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