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人大常委会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发挥好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榆阳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即“双联”)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
——制定活动制度。 今年3月,该区人大常委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榆林市榆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和《榆林市榆阳区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即“双联制度”)。双联制度规定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年定期重点联系6—8名区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每年在原选区联系选民20—40人。此外,双联制度还对联系内容、联系方式、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把双联活动作为考核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
——领导率先垂范。 双联制度出台后,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率先走村入户,走访所联系的区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推动双联制度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其他组成人员和区人大代表也能按照要求积极走访联系对象,收集民声民意。
——联系方式日益丰富。 除定期走访联系区人大代表外,该区人大常委会创新联系方式,不断丰富双联内容。一是建立通讯录,让组成人员和所联系区人大代表知道彼此电话号码,可以随时联系。二是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活动。每次常委会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召开常委会会议时,组成人员都会邀请2—4名所联系的区人大代表参加,进一步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当家作主、监政议政作用。三是开展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各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每月固定1天安排一名区人大代表在“代表之家”接待选民,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四是开展代表述职活动。乡镇人大和街道人代工委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区人大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既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又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系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联出民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双联,征求到群众对人大的意见建议近百条。经过认真剖析,群众所提意见全部纳入整改范围,已逐项整改到位。二是联出民生。在双联活动中,区人大代表在参加区人大常委会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体育工作时,受邀参加的区人大代表提出了增加投入、为社区和行政村安装健身器材的建议。区政府积极办理,为17个乡镇、37个社区、14个行政村安装健身器材近千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体育锻炼。在审议区政府教育工作报告时,受邀参加的代表激动地说,大班额问题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是择校热问题,让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少数人的专享,群众意见非常大。区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教育部门办理。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学时,教育部门出台政策,规定了每个学校新生名额,要求各学校新生班额必须控制在50人以内;出台了《榆阳区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办法》,明确了小学生就近入学原则,划定了各小学录取范围,采取计算机录取方式;初中生入学采取就近小学毕业生对口录取办法进行。小学、初中录取过程由纪检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这些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群众拍手称快。近期,常委会调研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时,委托10个乡镇同时组织200多名区乡人大代表开展大调研,代表提出的增加农村环卫设施、预算农村环卫经费、提高保洁员待遇等建议全部得到区人大常委会的采纳,目前这些建议已经交由区政府办理……区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响应双联活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振华在联系代表中得知乡企城部分社区群众由于设施老化存在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排污难等问题,他积极协调,专门召集相关部门座谈,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力促解决这些影响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区人大代表杨大右联系选民时发现该村没有特色主导产业,他积极调研,确定把舍饲养羊作为该村主导产业,帮助村民买羊子、建羊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在双联活动中,城区各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每名区人大代表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有的人大代表为困难群众买米买面,有的帮助解决就业、有的资助孩子上学,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受到了群众广泛赞誉。
该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的双联活动,使广大群众有了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代表可以直接和常委会组成人员沟通,也使区人大常委会能及时了解人大代表和选民在想什么、盼什么,有哪些突出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密切了区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选民的联系,提高了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增强了人大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夯实了人大工作的基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