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 助民 化民 乐民把秦汉新城建成民生之都

16.07.2015  11:06

  当地农民优先在秦汉新城各项目就业。

  秦汉新城渭河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清华附中秦汉学校。

  今年春节,杜彩玲一家在安居小区度过了第一个新年。从住窑洞到住楼房,从农民到市民,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正在经历着生活的新变化。杜彩玲说:“女儿在新城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儿子媳妇工作稳定,两个孙女的幼儿园也联系好了,分的房子也租了出去。现在不干农活,生活很幸福,知足啦!

  每逢周末,家住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张小群便会约上几位亲友,到渭河沿岸的自行车道上骑车锻炼,他说:“我经常和家人朋友来渭河边骑车。渭河治理得很不错,一到傍晚,锻炼身体的人特别多。道路好,环境好,人的心情也很好。

  民生,民之生计。在秦汉新城,发展为了人民。民生建设也贯穿了秦汉新城自成立之初发展至今的每一个阶段。从征迁到安居再到乐居,秦汉新城将惠民、助民、化民、乐民的理念融入其中,打造了民生建设的秦汉范本。

  让新城建设惠泽于民

  渭水之滨,郁郁葱葱;五陵原下,鸟语花香。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生态与发展在秦汉新城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和谐共荣。

  5月30日,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五陵原自行车公开赛在渭河绿色长廊举行,宽阔舒适的赛道、风景秀丽的环境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赛手和观众赞不绝口。经治理,渭河绿色长廊现已成为大西安三条绿色长廊之一,蜿蜒的渭河宛如一条宽阔的生态带,成为人们外出休闲的好去处。

  泾渭之水,千年不息。历史上,渭河沿岸一直居住着较多百姓,在几百年的时光长河里,渭河在滋润和哺育沿河儿女的同时,也常常让人心惊胆战。“听村里老人讲,多年前渭河水很大,涨了退,退了又涨,有时候会淹了庄稼。如今渭河治理好了,这里也发展起来了。”一位秦汉新城的农民说道。

  保护环境,把碧水蓝天还给百姓。从2011年陕西省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实施至今,秦汉新城段已成为全省渭河综合治理的示范性和亮点性工程,渭河以其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靓丽新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入人们的生活。同样,为了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在秦文化公园的建设中,秦汉新城将传统的硬质广场改为软质的绿地广场,使其既成为城市的文化广场,也是高强度开发区域的绿色缓冲地带。

  保护文物,为当代和子孙后代守住文化的根脉。秦汉新城有着深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这片土地上拥有近百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西汉9座帝陵雄沉于此,秦咸阳宫遗址默默矗立。在规划开发中,秦汉新城严守文物紫线,保护文物,经过三年绿化建设,帝陵周边松涛阵阵,绿海环绕。在深度挖掘、整合区域内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后,发掘文化内在吸引力,以秦文化为核心的大秦文明园区和《万古秦风》视觉光影秀等文化项目即将隆重推出。届时将成为人们触摸秦历史,感受秦文化的一道文化盛宴。

  保护百姓利益,让当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三年多来,秦汉新城的基础民生建设成果显著。秦汉新城土地征迁涉及近20万农民,为了确保新城征迁群众得到更好的安置,秦汉新城在建设初期,首先从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入手,率先启动了渭柳、兰池、周礼佳苑和望贤小区建设,实现了零违建、零投诉。与此同时,秦汉新城高水平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随着第四军医大学医教研综合园区、清华附中秦汉学校等医疗、教育项目建成,将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投资近6亿元的横桥建设,使西安和咸阳这两座千年古都实现了临水相拥,修建的120公里路网使西安、咸阳在道路交通方面首先实现了融合,大西安建设步伐也因此逐步加快。兰池大道、秦汉大道、沣泾大道、酒庄路、滨渭路、横桥、正阳大桥等道路建设,让秦汉新城区域内外交通四通八达。

  坚持以民为先,为民所想,下力气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难题,秦汉新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落实民生,真正让新城各项建设惠泽于民。

  迈上更高层次民生发展

  秦汉新城的民生建设紧扣以人为本,并没有止步于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而是在此之上着力解决百姓的发展需求,致力于探索打造“升级版”的民生工程,实现城市与百姓的发展共赢。

  凭借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遗存,秦汉新城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创意文化、数字高科技等产业。这些产业的特点正是既发挥秦汉自身优势、有利于环境保护、高附加值又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为新城百姓提供工作岗位,帮助农民解决进城后的就业问题,以实现产业富民。

  秦汉新城正在与中国惠普合作的新丝路数字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将建设全国唯一且最具西部特色的秦汉文化和数字媒体相结合的产业基地。该项目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展现秦汉新城乃至陕西省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观光景点,打造“文化秦汉,数字陕西”。根据预测,项目建成3至5年以后,年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吸纳就业人口约10000人以上。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秦汉新城切实保障能让农民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个资本进城。作为秦汉新城的重点都市农业项目,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自2013年建成投产以来,不仅为周边的岩村、布里村、坡刘村等村村民提供了数百个就业岗位,而且吸引了许多大学生回到故乡工作,目前已经有300多人留在了酒庄工作。秦汉新城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让农民带着两个资本进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新型城镇化不是城市“吃掉”农村。秦汉新城积极探索城乡融合途径,引导城市资本激活乡村发展。秦汉新城刘家沟村是以秦文化、窑洞民居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仿古村落,这里正在打造集休闲、餐饮、观光、体验、购物、娱乐、演艺为一体的旅游休闲、文化体验、绿色低碳的民俗文化体验基地。现在的刘家沟村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农家乐深度游目的地,源源不断吸引着市民游客参观游玩,带动村子经济发展,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产业是城市的发展动力,也是解决群众就业的主要途径。秦汉新城以就业和城市功能为导向布局产业。2014年,秦汉新城引进21个产业项目落地秦汉新城周陵新兴产业园。在产业发展上,秦汉新城注重引进引领发展新潮流、新技术、新成果的企业,引进无污染、无损害,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项目聚集和企业集群,成为秦汉新城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同时,秦汉新城建设“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对百姓提供教育培训,并帮其乐业,居民创富有渠道、有平台。通过补偿商业用房、约定入区预留岗位给本地群众等方式解决农民长远生计。

  助民化民,秦汉新城的民生建设正在迈上更高层次的民生发展。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民生入手谋划城市建设,赋予秦汉新城新的视野,在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如今,民生之都,文化之城、田园之城、健康之城,这些秦汉新城的发展愿景正在一步一步从蓝图走向现实。以惠民保基础,助民化民促发展,以乐民为目标,“四民”的理念涵盖了百姓安居、宜居、乐居的全过程,确保了民生之都建设的顺利推进。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直被视为建设民生之都的最大考验。我们欣慰地看到,秦汉新城的20万离土农民并没有成为新城的“负担”,他们是发展的“宝贵资源”。带着两个资本进城,农民在城里也过上了“有底气”的生活。农民成了秦汉新城建设的参与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新城发展“从开发土地到开发人”的转变。

  城乡一体,让百姓享受秦汉新城建设的“红利”;产城一体,加快经济发展让百姓得实惠。际华园项目、保荣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项目、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项目、大秦文明园区、《万古秦风》视觉光影秀项目、西安星河湾城市综合体、西咸国际购物城、陕煤建总部基地、天朗能源新材料总部基地、陕西有色光电项目、古渡风华生态园、咸阳博物院、帝陵生态景观带、秦汉新城生态田园休闲观光项目……这些涉及民生、工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诸多项目构成了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实干的同时,创新是秦汉新城在民生之都的建设的又一主题。秦汉新城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生态、文化等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也解决了不少城镇化中的普遍性难题,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这无疑是秦汉新城对“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实验区的综合功能”的践行,也让秦汉新城在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试中交出一份自己的答卷。

  住有所保、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不仅是杜彩玲、张小群,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位百姓都将更加幸福,而这片土地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