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里观风云,“变身气象小主播”——“西安小记者”在陕西省气象局开展实践活动

28.07.2019  20:22

  为了拓展“西安小记者”的视野,丰富暑期生活,怀着对探索气象科学的奥秘,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的热情,7月20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陕西省气象局开展“西安小记者”实践活动。西安小记者一行40余人,走进陕西省气象局参观。活动由陕西省气象局资深气象主播,“科普使者”张静老师接待解说,并受邀担任“体验气象小小主持人”的电视录播指导老师。

  我们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是怎么录制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小记者们在张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下属影视多媒体制作与服务中心。先进的节目制作平台,大大的屏幕,这些新鲜的东西让“小记者”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不仅让小记者们近距离的接触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随后,在虚拟演播室,进行了“气象小主播”的体验活动,过了一把“气象播报瘾”。每一位“气象小主播”都对自己的录制体验充满期待,站在镜头前,开始跟着主播老师模拟预报全国各地的天气,找到镜头感之后,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角,有模有样地当了一次“气象小主播”。张静老师告诉“小记者”,天气预报主持人背后的屏幕是蓝背景,卫星云图都是虚拟的,后期制作人员要进行“抠蓝”图像处理,背后的云图才能呈现出来。在这一方天地里,我们每天看到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就是从这里完成。

  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宋嘉尧科长,通过对近期人工增雨案例的幻灯片展示,让小记者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工作人员是如何利用人工增雨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影响天气的。小记者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掌握了人工增雨方面的气象科学知识。

  省气象台预报中心副主任黄少妮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大数据展示平台前,向小记者们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分析地面、高空等观测数据资料得出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再结合数值模式结果,多方研判会商得出最终预报结论。黄少妮还向小记者们展示了风云四号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气象常用实时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大气遥感探测、气象卫星探测等是目前气象部门最主要的观测方式。

  “张老师,什么是智慧气象?

  “张老师,风雨雷电是怎么形成的?

  “张老师,气象灾害如何预防?

  “张老师,气象的文化发源地在哪里?

  “张老师。。。

  一群稚气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向张静老师提问,张静老师也是淡定自若的应答每一位小气象迷的发问,一场奇妙的“气象历史、文化、科普之旅”就此拉开。

  在陕西省气象局局史馆,张静老师用图文并茂的展板,展柜里的上百件实物,生动、形象的专业解说,结合气象业务耐心的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普及智慧气象、天气与气候特征、防灾减灾、如何应对气象灾害等气象知识,把最能体现陕西气象精髓的内容展现了出来,向小记者们再现了陕西气象事业6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

  参观中,一件件气象仪器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尤其看到展柜里展出的陇县出土的人工增雨作业炮弹,华山气象人用过的那根扁担、那条麻袋,孩子们充满青春阳光、朝气蓬勃的脸,无不映射出对气象知识好奇与渴望的眼神。在介绍《陕西气象人之歌》时,陪同的家长们感慨到,陕西的气象文化建设工作做的很有特色,歌曲振奋人心,充分反映了陕西气象“创新求是、精业图强、服务引领、管天惠秦”的气象人精神,可以真切感受到陕西省气象局所走过的沧桑岁月。

  参观结束,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张静老师耐心详细生动的解说,感受到了陕西气象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为自己能够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倍感骄傲。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今天的气象科技。这是更加“认识”气象,来局参观的重要意义之一。局史馆的参观,为他们上了一堂“零距离”的气象科普教育课。

  了解完气象世界的奥妙后,小记者们也开始迫不及待的互相交流起参观陕西省气象局后的切身感受:“原来气象这么高科技,今天真是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气象知识,受益匪浅,也满足了我一直以来对气象的好奇心。”一名三年级小学生不禁感叹道。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参观陕西省气象局,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气象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对天气的形成也有不少了解。今后将好好学习气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防范气象灾害的能力。做一名气象科普小小宣传员,从各方面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