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天要水 润泽三秦——陕西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抗旱气象服务
“我代表省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奋战在一线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感谢!”8月8日上午,陕西省副省长祝列克专程前往咸阳机场看望飞机人工增雨的机组和作业人员,对一线飞机增雨机组及全体人影工作者进行问候。
8月5日起,陕西省迎来久违雨水,但降雨极其不均,尤其旱区,有的地方只下了几毫米到十几毫米,难以满足农作物解渴的需求。为此,陕西省气象部门在全省范围尤其是旱区开展飞机、地面相结合的立体式人工增雨。据评估系统初步分析,8月5日陕西省总降水量13.36亿吨,总增雨量0.92亿吨;6日总降水量28.39亿吨,总增雨量3.6亿吨;7日总降水量9.4亿吨,总增雨量2亿吨。雨水浇灭了高温,也缓解了旷日持久的干旱。
65天平均降水量只有96.8毫米
“你看,这叶子干得都能点着火!”8 月3日,商南县过风楼镇小栗园村朱善怀指着自家已经干枯的玉米说。 2014年是商南县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年份。
而此时的武功县也依然没有一丝降雨的迹象。武功镇上营村村民柴新科家的6亩玉米,原本应该长得有一人高了,如今却只在小腿肚位置,叶子干得拧成了“绳”,不可能再有收成了。“刚开始一直盼降雨,结果没等来一点雨,现在只能做青贮饲料用了。”
“6月1日-8月4日关中及商洛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仅有96.8毫米,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陕西省气象局局长李良序告诉记者,“本来降水就少,再加上持续高温,旱情的发展特别快!” 2014年的夏天,陕西大部分地区都在经历着“烧烤模式”。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全省大部土壤相对湿度下降趋势明显,农田土壤失墒加剧,致使部分地区伏旱显现并持续发展,旱区多地高温干热程度为1961年以来最重,综合气象干旱强度为1997年以来最重。关中旱地,随处看到一块一块夏玉米,未到成熟季节叶子都已枯黄,身材矮小单薄,玉米棒子发育不良。蒲城、白水、千阳、淳化、永寿,苹果果树出现卷叶、落叶甚至落果,户县、周至和眉县等地猕猴桃灼伤率在20%-45%左右。洛河、渭河、汉江、丹江径流偏枯1—4成,642万亩农田受旱,19.15万人、2.5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商南县城区6.5万居民饮水困难持续两月之久,对群众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600多个炮点严阵以待
面对严重旱情,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副省长祝列克,相继指示气象部门:“要不惜一切代价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请根据有利天气时机,及时派遣增雨飞机赴商洛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帮助我市缓解旱情灾情。”陕西省气象局收到了《商洛市政府关于派遣飞机赴商洛实施增雨作业的函》。而各地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每天都能接到询问电话:“什么时候增雨呀?”开始还是询问,到后期简直就是质问。各个增雨炮手的家门都要被踏破。大家都在盼望着人工增雨,可是增雨的“东风”还没到来。
“5-11日自北向南将有一次有利降水天气过程,但是旱区降水量级较小。”8月4日,经过全省天气会商后,陕西省气象台认为此次过程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旱区降雨量级较小难以缓解旱情。
“以旱区为重点开展飞机、地面相结合的立体式人工增雨。”李良序立即对人工增雨进行了安排部署。此时,驻扎在咸阳机场的增雨飞机、机组增雨人员,以及全省600多个炮点,早已做好准备,炮弹供应充足,随时准备“向天要水”。
炮弹升空 雨润三秦
“张站长,云马上过来了,作业天气条件成熟。”8月5日凌晨6点,合阳县人影作业点的白永康已经在电脑屏幕前盯着云图和雷达12个小时了。
“场外同志再检查一遍设备,6点25分开始第一轮作业!”守在炮点的三名作业人员迅速卸下炮衣,炮手柳成刚开始最后一次检查炮弹、发射器线路等硬件设备。
“发射!”站长张平一声令下,一枚枚火箭弹带着大家的期盼穿入云层。
“下雨啦!下雨啦!”合阳县被刷刷的雨幕所包围,群众们在这期盼已久的“喜”雨中奔走相告。
8月5日起,铜川、商洛、西安等旱区52个县的239个地面人影作业点,相继接到增雨命令后,已反复演练的人工增雨队伍,调整发射架瞄准、装弹、发射,;方向微调,瞄准、再装弹、再发射……火箭弹带着啸音,接连射向笼罩在天空的乌云……
截至7日下午18时,全省共计发射炮弹2086发、火箭弹380枚、地面烟条68根。飞机增雨6架次,飞行时间16小时。据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系统初步分析,8月5日,增雨最多为渭北-延安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增雨量为15.3%,6日增雨最多地区为汉江河谷盆地、秦岭、商洛丹江河谷区,平均增雨量17%,7日增雨最多为渭北-延安黄土高原沟壑区,平均增雨率为24.49%。
“你们抓住这次难得的天气过程,第一时间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极大地缓减了当前高温伏旱,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保障秋粮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8日,祝列克在慰问飞机增雨机组作业人员时,紧紧握住机长张亮的手,感谢他们为陕西抗旱所付出的努力,并叮嘱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给旱区多增雨。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