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气象局关于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02.11.2015  15:16

陕气发〔2015〕61号

各设区市气象局,杨凌气象局,省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

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通过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人、地、事、物、情、组织等信息,形成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中国气象局《关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通知》和2015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明确要求,着力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地方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全面提升气象保障服务水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市正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信息化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为了适应我省社会治理方式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深化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式发展,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根据省综治委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总体部署,现就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以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为主线,以“三级组织体系、三支服务队伍、三套业务系统、六项保障措施”为目标,初步建立了陕西特色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手段逐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但也面临基层气象服务手段单一、气象机构和队伍作用发挥有限、预警信息覆盖仍存“盲区”、气象防灾减灾长效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加快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是推动气象工作融入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和气象服务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是气象服务延伸到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和广大居民百姓的有效途径。全省气象部门要抢抓机遇,主动顺应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深入领会网格化管理对社会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气象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创新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坚持融入发展、服务为先、共建共享、科技支撑,着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气象防灾组织体系,进一步丰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的内涵,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康福祉发挥气象的职能作用。

(二)工作目标。建立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工作机制,实现“三进五融入”。“三进”即:推进气象服务信息、气象工作职责、气象防灾减灾管理进网格。“五融入”即:实现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社区网格化组织体系、融入网格员队伍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融入城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融入标准化社区和智慧社区创建,形成政府、部门、社会合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的新格局,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2015年底力争全省城市社区网格实现气象服务全覆盖;2016年底力争全省城镇社区网格实现气象服务全覆盖;2017年底力争全省所有农村社区网格实现气象服务全覆盖,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履行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市局率先开展试点、打造样板,为全省网格化融入提供示范经验。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组织体系。强化政府主导,按照融入式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各级气象机构纳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网格化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并依托网格化信息平台,构建与网格化管理衔接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分级管理、梯次互动的工作合力。推进已建立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三级组织体系”与网格化组织体系融合发展,完善适应新型城乡社区的气象服务工作机制。在网格化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气象、应急、民政、公安、住建、武警等多部门防灾减灾合作机制,实现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应急管理队伍等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基层防灾减灾综合效益。

(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员队伍建设。将网格员纳入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将有关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网格员职责,网格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职责统一由网格员承担,包括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气象灾情调查与收集上报、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气象科普信息服务、气象服务需求反馈等,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作用,实现气象灾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气象部门负责收集反馈网格员上报的信息,为网格员提供气象信息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等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

(三)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要求,主动参与地方智慧城市和网格化信息系统建设,将气象信息数据共享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并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水利、城市内涝、环境监测、视频监控等多部门信息资源为我共享。纳入智慧城市和网格化信息系统的气象信息主要有: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数据,气象雷达图、卫星云图;中短期天气预报、乡镇(社区或网格)精细化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具有当地特色的气象服务产品等。

(四)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加强高分辨率精细化预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成果在网格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的应用,提高气象预报服务的针对性、准确度和智能化水平,满足公众个性化气象服务需求。发挥城市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通讯运营商、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电子显示屏、微博微信、网站、手机APP等多种发布手段,第一时间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媒体全网快速发布,提高气象信息服务及时性和覆盖面。

(五)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标准化社区和智慧社区创建。

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以服务社区、网格和广大居民为宗旨,将气象防灾减灾内容融入到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化社区和智慧社区创建。以社区为单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发挥气象灾害预警的“消息树”、“发令枪”作用,指导社区制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开展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设施、队伍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规划。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规划,作为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市局要抓住政府推进网格化管理的机遇,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平台建设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采取政府发文、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工作机制,推动气象服务向社区、网格一级延伸。

(二)强化组织领导。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任务分工,与地方网格化管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省局成立以分管局领导任组长,应急与减灾处、科技与预报处、观测与网络处、省气象台、省气候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省遥感中心、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省气象信息中心、省大气探测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省局应急与减灾处负责日常管理协调。省局各有关处室、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责加强对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的指导、支持和技术支撑。

(三)有序推进实施。各市局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细化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及时上报省局。要整合项目资源,多渠道筹集建设运行经费。按照“三进五融入”的建设目标,与当地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同步、统筹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要明确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责任人、联系人,落实工作制度,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网格化有序有效运转。

(四)强化检查督办。此项工作将作为今年省局年终考核和气象现代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局应急与减灾处将不定期开展检查督办。各市局、省局有关直属单位要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工作的进展情况分别于8月底、11月15日前报送省局应急与减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