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彦华:陕西省水利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推进措施

17.08.2015  12:26
省水利厅信息中心主任 胡彦华

            一、发展目标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以及“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宏伟蓝图,以“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兴三秦”为目标,以河湖联通的水利网络为载体,以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为神经,以泛在感知的动态变化为脉络,以数据中心的资源共享为中枢,以智慧服务的水利应用为核心,广泛应用物联网、视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智能化技术,全面承载各类水利信息资源,保障智慧水利业务应用与事务管理,以水利信息化支撑“江河安澜,惠及民生;河湖健康,促进发展;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水利现代化建设,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重点任务

          1.以全面建成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为重点。以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抗旱规划为基础,以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为支撑,以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渭河汉江综合整治、陕北黄河引水等重大工程,以及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为依托,以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监测管理为重点,构建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防汛抗旱信息化监测预警、决策分析、调度指挥体系,实现监测自动化、预警网络化、决策科学化、调度智能化、指挥现代化的目标。

          2.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以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为基础,以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规为支撑,以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依托,以取水、用水、耗水、排水、中水全过程的水量、水质监测管理为重点,构建先进实用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体系,实现引排顺畅、蓄泄得当、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资源调度管理目标。

          3.以促进三农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为重点。以城乡饮水安全规划、渔业发展规划、灌区更新改造规划为基础,以水法和渔业法、水库移民管理条例等法规为支撑,以关中和陕北两大供水网络建设,大型灌区更新改造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城乡人畜饮水安全、库区移民后扶持等项目为依托,以灌区信息化、灌溉工程安全监测、城乡饮水安全监控、水库移民管理、渔业生产监督管理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农村水利监测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饮水安全、社会稳定,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目标。

          4.以建设富裕、和谐、美丽陕西为重点。以水土保持规划为基础,以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条例、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办法、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为支撑,以陕北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汉江丹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为依托,以水蚀径流和风力侵蚀监测、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评价水土保持成效为重点,构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实现固土、保水、山青、水秀、景美的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5.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总体部署为依据,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政务公开、服务人民群众为基础,以全省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建设为依托,以面向领导决策、专家研判、服务公众为重点,构建功能完备的水利电子政务体系,实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

          三、建设项目

          1.水利通信传输网络。按照“依托重点工程、公网专网结合”的建设原则,完善“两横一纵”链接省—市—县—乡的光纤通信宽带传输骨干网络;采用泛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水利物联网建设。

          2.全省水利网络平台。按照“两域四区”水利网络部署原则,借助水利专网、公网通信、全省电子政务网资源,完善省市两级政务外网(业务网)、政务内网(事务网)局域网络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规范各级接入和应用。

          3.全省水利视联网络。基于防汛异地可视会商、水利工程视频监控,采用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功能完善、监控全面的高清视联网技术,建设视频会议、异地会商、视频监视、调度指挥于一体的水利视联网。

          4.全省水利数据中心。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创新定位“基础设施公用平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安全监控保障体系、建管运维保障体系”,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建设省市两级互为备份的全省水利云数据中心。

          5.智慧水利应用开发。基于全省水利数据中心,重点研究防汛抗旱智能决策、水资源监控管理、水文综合应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城乡供水安全管理、水库移民扶持管理、灌区信息化管理、农村水利水电管理等开发任务,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架构、统一的开发共享模式和“一张图”,构建“智慧水利”业务应用系统。

          四、推进措施

          1.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前提。为加快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协调发展,必须站在水利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握好现实可行性与发展前瞻性的关系,处理好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应用融合深度与广度的关系,确保全省水利信息化均衡发展。

          2.以全省发展规划为指导。按照全省水利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新时期“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工程水利”信息化应用需求,以解决洪旱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突出问题为主导,科学确立阶段性目标任务,确保水利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实现。

          3.以顶层设计架构为基础。全省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对信息网络、数据中心、资源共享、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的架构体系、建设模式进行了规范,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应按照统一的技术架构,准确把握各类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以新技术新模式支撑水利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4.以技术标准规范为根本。为同步推进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项目建设,应深入研究国家、行业信息化技术标准,合理制定项目建设应遵从的技术标准体系,准确定位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技术、建设策略、衔接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以专项设计研究为支撑。全省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应重视和加强专项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实施方案的专项研究,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切实把握好水利信息化公用资源应用和业务应用系统开发的深度,以切实可行的前期工作成效支撑水利信息化顺利实施。

          6.以统筹项目建设为保障。在加快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同时,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统一平台、深化应用”的原则,统筹公用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分步建设与整体目标相统一、系统功能与实际需求相一致、建设投资与应用效益相匹配、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相适应”的目标,务求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