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 陕西水利博物馆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29.06.2016  13:13
            青少年教育是国家的大事,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陕西水利博物馆充分发挥水情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青少年和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分批分次组织和接待青少年和学生参观和学习。

  陕西水利博物馆积极开展水情教育,从青少年抓起,使其从小接受国情、水情教育,从小树立节水、护水意识,养成良好用水习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陕西水利博物馆面向社会持续开展水情教育,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水情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陕西水利博物馆结合水文化研究与传播、治水精神传承,提出了开展水情教育的目标、途径和措施,制定了开展教育的系统规划方案。一是组建了专门的宣教团队,定期举办水情教育讲座,举办水情教育展览,编辑出版水情教育读本;二是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与本地区大中小学校建立开展社会教育的互通平台,定期不定期“请进来”学习和“进校园”宣讲;三是加快推进水情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开展社会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使陕西水利博物馆成为全省开展水情教育的主战场;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公众媒体作用,利用报纸、电台、微信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免费向公众开放,举办水文化征文、水知识竞赛,启动节水护水志愿行动等活动,开展宣传教育上街头、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走乡村活动,不断扩大水文化教育的社会覆盖面,有力地推动了水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水情教育工作,将水情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陕西水利博物馆开展水情教育、普及水情知识,旨在营造节水、护水、爱水、惜水良好氛围,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陕西水利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就是要让群众了解省情、水情,了解陕西省乃至全国水资源状况,关注水多水少、水环境破坏、水污染等问题,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节约保护意识。通过全社会自愿行动,自觉节水,保护水资源,形成社会共识,凝聚治水兴水力量,有效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水情教育,是凝聚全社会治水力量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水的特殊属性和功能定位,决定着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开展水情教育,就是要让社会大众充分认识和了解水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中的基础性地位,了解水生态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严峻危机,从而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