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补齐水生态环境短板 用优质水生态环境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已明显改善。图为波光粼粼的昆明池(资料图片)。
(记者王旭东摄)
生命与水相依、生存与水相伴、发展与水攸关。“十九大报告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为此,水务部门将以‘五策治水’为抓手,加快补齐河长制工作、城乡污水治理、河湖治理等水生态环境短板,为我市发展提供优质的水生态环境保障。”西安市水务局副局长王俊在发言中说道。
为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我市以河流水系为骨架、以湖池湿地生态修复为重点、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核心、以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为保障,全面推进水生态治理,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市水生态环境现状与中省要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面临的形势和压力前所未有。
在水资源总量方面,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先天条件所限,我市是一座资源性缺水的城市,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8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25%,是全国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存在的水污染问题使得原本就已严重短缺的水资源更为有限,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我市河流干流水质总体良好,地表水水质稳中趋好,但也有渭河的个别监测断面存在超标的现象。城市污水处理率高于省、市考核指标,但与2021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2%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刚起步,我市辖区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处理率仅为19.8%。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我市自启动渭河滩区治理以来,现已完成灞渭桥车游湿地、西安湖、鄠邑区涝渭湿地等滩区治理项目,治理滩区面积3.01万亩,但是仍有3.98万亩的规划治理面积滩区尚未治理,距离大西安“城中河”的定位和建设生态旅游带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王俊说,为了补齐短板,我市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以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为依托,紧盯“一三五”治水目标,深入开展“治污水”“剿劣水”专项行动,到2021年实现河湖全治理,严重污染水域全消除,水生态系统全恢复,构建西安山水古城格局,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
加快渭河生态带建设。按照“聚沙成岛、聚水成湖”的思路,在满足行洪排涝的基础上,实施滩区治理,因地制宜扩大水面面积,建设多种多样的河道湿地,改善水生态环境,将渭河建成安澜之河、城中之河、生态之河。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按照“一三五”治水目标,用1年时间“治污水”,解决垃圾河、黑臭河问题,实现水质改善;用3年时间“剿劣水”,到2020年,全面剿灭劣V类,实现水环境全面改观;用5年时间达到“全治理”,到2021年,实现水质质变。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加快实施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加大我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力度。到“十三五”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到“十三五”末,有效解决8个涉农区县998个行政村的污水问题,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加快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贯彻落实柔性治水、系统治水思路,推进渭河、昆明池、渼陂湖等生态示范河湖段建设,2021年底全市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万亩,新增湿地面积1.5万亩。到2022年,完成“8+5+2”全流域治理,全面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
王俊在发言中表示,水务部门将对照补齐水生态环境短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问题为导向,以“五策治水”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推进工程治水。统筹实施河湖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污纳管等工程,建立项目库,强化项目推进机制,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时间化、时间责任化的要求,加快推进渭河滩区治理、灞河水环境治理、昆明池、渼陂湖等水生态工程建设,每年集中落实开工一批重点工程,尽可能地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
推进生态治水。贯彻落实柔性治水、系统治水思路,将生态保护措施与防洪治理、湿地保护、堤防绿化、水土保持、排污口整治等相结合,建设河滨生态湿地和特色园林景观,充分发挥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以及河流湖泊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长安八水”等河流湖泊的生态廊道,实施从单一的工程治水向水生态的整体修复转变。
推进技术治水。结合我市治水实际,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治水技术和理念,利用治水技术使我市的水生态环境得到逐步修复,推动更多科技兴水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市落地生根,进一步增强科技对治水的支撑作用。
推进管理治水。突出抓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在我市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各级河长责任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全面实施“剿劣水”三年行动,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坚持社会治水。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转变,进一步强化政府在治水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职能,充分运用市场调节能力,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五水共治”,积极组织广大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形成“全民治水”的氛围。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