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绕汉城”渐实现 未来从汉城湖到北客站可乘船

11.08.2015  08:11

  风景如画的周至水乡(资料照片)

   开栏语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渭北工业区建设、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八水润西安、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公路交通枢纽建设确定为五项重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关乎西安长远发展,关乎美丽西安建设,关乎民生福祉。

   三年来,全市上下共同发力,各行各业夜以继日地向锁定的目标全力挺进,创造了诸多奇迹。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事关西安长远发展五项重点工作”栏目,全面展现五项重点工作实施三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将“八水润西安”工程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8月10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在调研水务工作暨“八水润西安”工作时,要求市水务局高标准做好“八水润西安”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加快治理步伐,尽快将西安丰富的水系展示好。西安市长董军在听取水务工作汇报时提出:要立足长远、高起点地搞好“八水润西安”规划,加快推进实施。
   三年的努力已相继完成 10条河流主要河段生态治理工作
  “八水润西安”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实施“571028工程”,即建设5条生态引水体系,打造7片湿地,生态修复10条河系,新建、改造提升28座湖池。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备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以及“自然河流为主轴、人工水系为主线、湖池湿地为核心”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全市主要河流均得到有效治理,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八水润西安”工程成效斐然,已相继完成10条河流主要河段生态治理工作,新建高标准堤防386公里;建成“九湖十湿地”,新增生态水面8260亩、湿地面积1.79万亩,提前一年达到“三年效果初现”的规划目标,西安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得到了市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东郊200万市民喝上来自秦岭的山泉水
  2015年5月8日上午10点50分,继黑河引水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水源工程——李家河水库,历经5年多时间建设,开始正式向城市供水。
  随着水库通水阀门的开关开启,8分钟后,来自秦岭山中的清澈泉水流入大坝后的电站汇流池,经输水隧洞、新建总干隧洞、总干渠、引岱干渠、压力管线流向西安的白鹿原水厂,经过水厂净水处理后进入到城镇居民家中和企事业单位。
  作为“八水润西安”的重点项目,李家河水库将向东郊200万市民供应来自秦岭的山泉水,让那里的居民告别地下水与渭河水。为了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西安在不断加强黑河供水系统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上,先后建设引乾济石、引湑济黑等两大调水工程,此后三五十年内,西安城市供水都将得到有力保障。
   全面实现了“渭河三年变清”的计划任务
  渭河作为大西安的母亲河、城中河,其治理工程不仅要让渭河水质改善,河滨生态景观提升,还应让它承载发挥人文景观功能,使渭河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这项全省重大民生工程,历届省市领导都十分关注。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也走在了全省前列。“陕西渭河全线整治工程规划架设桥梁54座,西安段需架设21座,工作量占到全省总量的38%。其中全省渭河治理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桥梁——灞河入渭口防汛交通桥目前已宣告建成。周至、户县等区县所承建的桥梁也已基本完工。”西安渭河建管处工程部部长王伟告诉记者。
  据了解,渭河全线已建成以灞渭桥为代表的桥梁7座,以西安湖为代表的人工湖池14座,以灞渭河口湿地为代表的湿地3处,全面实现了“渭河三年变清”的计划任务。下一步,还将结合黑渭、涝渭、泾渭等河口湿地建设,着手渭河西安段16万亩滩区整治工作,力争早日让市民受惠。
  水绕汉城”之景在逐步实现未来游客可乘船到达北二环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拥有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54条较大的河流流经这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除了渭河、泾河、石川河川流而过之外,其他的51条河都源于秦岭北麓和骊山丘陵,在境内汇入渭河。
  今年西安将全面完成总投资68808万元的34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55.67公里的堤防将成为新的生态景观,让更多的水流入西安。
  “自愿”进西安的中小河流得到重塑,“八水润西安”在“”字上不断做文章。以“长藤结瓜”的形式引进了大峪水,这项工程让大峪水库的水流经航天湖、杜陵遗址公园的湖、曲江南湖、大唐芙蓉园、兴庆湖、护城河等水域,连贯出了多条景观水,实现了城市景观水循环,改善了水景水质,让景观水更清澈,让八水活起来。
  此外,“水绕汉城”之景也在逐步实现。通过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治理汉长安城西边和北边城河遗址,恢复汉长安城遗址内的“沧池”,届时又将新建水面300亩。专家推测,最终形成的湖面面积近千亩,连通了北客站与汉城湖的水面,游客可乘船到达北二环。
   三年调动民间资本52.27亿元
  “八水润西安”工程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深的民生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记者从西安市水生态办获悉,继去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八水润西安”工程部分水景观景点接待游客129万人次,今年接待人数又创新高,达180.71万人次,占全市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总人数的60%以上,较去年同期增长39.26%。
  据了解,2013年以来,西安市累计争取中省水利建设投资18.02亿元,从2014年起,市政府将水源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亿元建设资金专项用于重大水源工程建设。同时,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共吸引市场资金52.2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
  “对于西安而言,推动‘八水润西安’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是改善西安城市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人民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所长周荣解读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也深刻认识到城市不仅是经济、文化的聚集区,更应是宜居之地,“八水润西安”建设的逐步推进,极大地改善了西安的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优美的居住条件和亲近自然的机会。本报记者张艳芳
   聚焦事关西安长远发展五项重点工作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