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倾力开展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07.07.2015 10:08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7月3日,记者从汉中市农业局了解到,为减小此轮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市、县、镇农技人员及时深入灾区,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
截至7月2日10时,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3.14千公顷,成灾10.72千公顷,绝收1.45千公顷。此轮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使得土壤水分饱和,土壤中水、气关系失调,旱地作物根系活力变差,影响吸水吸肥能力。同时,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对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生长不利。灾情发生后,各级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摸清灾害发生的范围、重点作物、受灾程度、发展趋势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类指导救灾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开展科技救灾。同时,建立了全市科技救灾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农技、植保、土肥等资源优势,加强科研、教学、气象等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合作。
针对灾情,汉中市农业专家建议:水稻、玉米的田间管理,应及时排水、防虫、除草;蔬菜的田间管理,除排除积水外,应在中耕松土、扶正植株以及喷叶面肥上下功夫。另外,雨后蔬菜田间湿度大、温度高,蔬菜植株的抵抗力会大大减弱,害虫也会借机大面积发生,应及时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尤其应加强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及时清除和处理烂株(烂枝、烂叶)和病虫株(病虫枝、病虫叶),减少病虫基数;适当增施有机肥,严格肥水管理,促进植株恢复,提升作物抗病虫能力;加强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提升蔬菜、柑橘、葡萄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并开展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需求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方舟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07.07.2015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