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镇巴县:“丹治”绣出幸福家园

14.12.2015  08:40
 

  高标准的石坎梯地,错落有致的引水沟渠,宽畅的机耕道……置身安垭水保综合治理点,放眼眺望,一幅幅美丽的新村画卷尽收眼底。

  “十二五”期间,汉中市镇巴县坚持以民生为本、循环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丹治”二期工程,有力促进了群众致富增收,推动了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固土开渠引碧水

  “以前就怕下大雨,一滑坡不光毁地收成降,上坡干活还不安全……”说起过去的下雨天,从高桥村村民陈仕龙脸上仍能看出些许无奈,可谈起如今的光景,他一脸的开心。“丹治工程在这儿搞,真是我们老百姓的福气呀,现在好耕种、还保水保土保肥!”2012年10月,“丹治”二期工程启动后,该县成立了“丹治工程小流域建设指挥部”,落实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包抓,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公示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承诺制、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及后期管护制,确保治理工程“建一处、成一处、连一片、靓一方”。

  在规划的高桥、小洋、两河3个项目区综合治理过程中,该县将项目区划分为9条小流域,坚持“远山水保林、山腰经济林、山脚石坎梯地”治理模式,通过实施坡改梯、营造水保林、修筑水系工程等措施,共修建排灌沟渠7.5千米,有效拦蓄径流、泥沙,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物扩散,达到了项目区“水不乱流、土不下山、清水出沟”的目标,为“一江清水供北京”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基拓宽致富路

  “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博克魔芋,大家一年啥心不操,每亩坐地收入500块。”晒旗村主任丁福义开心地说。工程实施以来,该县成功培育出了以博克魔芋为代表的农业企业18家,项目区2000余农户直接受益。

  “烂泥湾变良田”是该县“治山治水治沟造田”的一个真实写照。烂泥湾地处二郎滩小流域,耕种条件恶劣,该县先后投入150余万元对其进行平整、土壤转换,并完善灌溉设施,如今此处已成为亩产逾千斤的良田。据县水保站工作人员介绍,工程实施期间该县共改良此类农田近600亩,大大增加了群众的生产效益。

  该县按照“水保搭台、产业唱戏、企业建园、农民受益”的发展思路,将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项目与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有效结合,发展以桤木、刺槐、侧柏为主的经济林1.3万余亩,建成茶园、核桃、樱桃示范园30余处,项目区农民收入年可增10%左右。

   三产添彩新农村

  “如今,水通了,路宽了,景点也慢慢打造出来了,每天上来玩、吃农家菜的人也多了,自从开了农家乐,挣钱再也不用在外到处漂了!”在刚刚开业的农家乐院坝里,小晏忙得不亦乐乎。仔细打量农家乐的装修风格,全新的青瓦、红柱、白墙,再加上极旺的人气,整个院子处处洋溢着村美民富的浓厚气息。

  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该县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山、水、田、林、路分片综合治理思路,把水保生态的理念、要求和做法融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分别打造出了集综合治理、水保宣传、天然鱼塘、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李家坪、安垭、二郎滩等多处水保综合治理工程,建成鹿子坝、二郎滩、潘家河3个生态移民新村,为全县环城一日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