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丝绸之路
西汉是为开拓西部,维护丝路畅通做出最大贡献的王朝之一。在丝绸古道的发展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功勋是无人可比拟的。
西汉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历时210年,而汉武帝一人就独占了55年,他统治的时段又是西汉王朝的黄金时代。放眼中国周边地区,此时仍是一片蛮荒,而汉武帝统治时的中国,已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十分成熟的国家。任何一个在位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帝王一定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深刻的烙印,而汉武帝更以其多血质创造型的性格,让他的55年成为历史上漫长而不乏精彩的一段。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一前87年),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皇后为卫子夫。他7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70岁驾崩。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去世,在位54年的统治历程。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统治下的西汉帝国比罗马帝国还要强盛,成为世界文明无可争议的中心,官方第一次开辟贯通了丝绸之路,从而确定了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的历史地位。
汉武帝虽谥为武,但他在文治方面的成就绝不逊色。他即位初年,便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尽管儒家在他在位期间并未真正成为一尊,但在他的后继者们的不断强化之下,终于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体系,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中,并压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他建立太学,这是中国历史上官方办学的开始。他建立乐府,这种诗歌形式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他还派邓平等人制定了太初历。汉武帝在继位第八年,就正式拉开了对匈奴作战的序幕,他抛弃了从高祖开始就实用了近70多年的和亲政策,这是一代帝王具有极大魄力的表现。汉武帝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
公元前138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27年,他派大将军卫青将匈奴驱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并从内地迁徙10万人定居于此;
公元前126年,他高封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而归来的郎官(侍从之职)张骞为博望侯;
公元前121年,他派骠骑将军霍去病、未央卫尉李广、博望侯张骞将匈奴驱逐至今新疆天山一带,并置武威、酒泉两郡,使西汉的势力范围伸入到西域;
公元前119年,他派卫青和霍去病将匈奴驱逐出今内蒙古一带,直插匈奴心脏,封狼居胥,从此“漠南无王庭”。同时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1年左右他分别在武威、酒泉两地增置张掖郡、敦煌郡,并设置了玉门关、阳关。至此,“列四郡,据两关”,使绿洲丝绸古道得以畅通;
公元前110年,他派鹰击将军赵破奴攻破姑师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
公元前105年左右,他将侄孙女刘细君嫁给乌孙国国王猎骄靡;
公元前102年,他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今费尔干纳一带)取胜,并将长城向西延伸至新疆的罗布泊一带;
公元前100年左右,也就是刘细君因病去世后,他又将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嫁给乌孙国国王岑陬;
为了国家的安定,汉武帝刘彻下令修筑了从今东起兰州,经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至玉门关外的大前都侯官隧的汉长城,阳关、玉门关是其在西部的重要关隘及通道。同时,为了巩固河西并切断匈奴的右臂,西汉政府采用了徙民垦种和军卒屯田政策,使河西四郡的人口达到了50万左右,迅速发展了当地的农业与畜牧业生产。正因为汉武帝刘彻的上述卓越功勋,甚至在西汉末年中原地区动荡不安时,河西地区反而相对安定和殷富,以致出现了大量难民投奔河西的情况。
在这个英雄年代成长出了卫青、霍去病等出身卑微的杰出将领,他们成为“汉朝精神”的象征。文化发达的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将汉文化远播四方。
汉武帝的功绩绝不止于对匈奴的战争。在南方,他先后消灭了闽越、瓯越、南越三个国家,将东南越族地区纳入汉朝版图。在西南,他派司马相如等以招抚兼武力胁迫的手段,征服了当地未开化的夜郎等民族。在东北,他征服了古朝鲜国。
汉武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他的一个重要政策是削藩,他采纳了主父偃的主张,推行“推恩令”,使诸侯的领地越分越小,弱小的诸侯不再具有与中央抗衡的能力。他下令统一五铢钱,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又将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有,还采纳桑弘羊的主张,设立平准宫,由政府控制物价,经营贸易。
多血质创造型的汉武帝一生功业累累,但他的一次次征战和大兴土木也耗尽了汉初几代人的积储,尽管有善于敛财的桑弘羊等计臣,但仍陷入巨大的财政亏空中。到晚年,他的猜疑和暴虐终于酿成巫蛊之祸,京城一片血腥,包括皇后、太子、公主、丞相在内的很多人均怀着对他的愤恨而含冤死去,这促使他晚年下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表示不再主动用兵,将重心放在民生上。